“現在我們根據市場來調節生產,”上海大眾公關部相關人員表示,“帕薩特和途安是相對成熟的產品,市場相對穩定,只要保持1.5萬輛左右的庫存就能滿足市場需求,至于排產上的調整,我們主要是為了應付市場對于領馭的需求。”
上海大眾目前共有三個整車廠,其中三廠主要生產帕薩特系列產品,包括帕薩特、途安和領馭。但昨天記者在上海大眾三廠參觀時發現,目前三廠已暫停生產帕薩特和途安,正全力以赴生產領馭。
“目前車間里全部生產領馭。”負責向導的顧小姐證實。據悉,之所以讓出帕薩特、途安生產線,關鍵在于領馭上市后供不應求。
在上海大眾經銷商處了解到,作為上海大眾2005年推出、主打2006年市場的“拳頭產品”領馭,甫一上市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銷售態勢。自11月10日接受預訂以來,截至11月30日就已累計收到超過5000份訂單,據說部分經銷商處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2月份,而且在市場上已出現加價銷售現象。
“目前領馭的6個車型均已在指導價基礎上出現了800到7000元不等的加價。”一位上海大眾經銷商透露說。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大眾讓出車間全力生產領馭,說明該公司正逐步走出市場反應慢、做事死板的誤區。事實上,做慣市場老大、長期處于“供方市場”的上海大眾,此前全然不顧市場反映,一慣采用“以產定銷”的銷售模式,導致面對車市突如其來的“寒流”時措手不及。
今年上半年,上海大眾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銷售統計數據,匯報給全國乘用車協會的零售數據為135727輛,全國第一,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批發數據則顯示,上海大眾僅銷售91390輛。
對于批發和零售數據間的巨大差距,上汽集團公關部相關人員朱湘君表示:“上海大眾采取了減少產量和批發量的方式來消化庫存,今年上半年消化了4萬多輛。”
為了避免庫存困擾,使市場走入良性循環,上海大眾從下半年開始提出了全新的營銷概念———注重直銷,以銷定產。
“現在我們根據市場來調節生產,”上海大眾公關部相關人員表示,“帕薩特和途安是相對成熟的產品,市場相對穩定,只要保持1.5萬輛左右的庫存就能滿足市場需求,至于排產上的調整,我們主要是為了應付市場對于領馭的需求。”
事實上,即便上海大眾“開足馬力”生產領馭,仍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在工廠內的“計劃板”上看到,至今年年底,領馭的生產計劃不過6500輛左右。而上海大眾為了平衡全國600多家經銷商,已經設置了諸如“6+1”搭售領馭等銷售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