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
奇瑞第一臺車下線時,記者寫過“野孩子,最健壯”的評論。四年后,
奇瑞的腳步已經銳不可當。A520上市的同時,奇瑞V3(柴油版、汽油版)、A18、S21、新
旗云(都市版、運動版)、
瑞虎NCV(4X4i、AT)、清潔能源車(ISG、CNG)以及代表汽車市場未來發展方向的清潔能源車也重裝亮相,奇瑞的車型儲備和開發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基于此,
奇瑞汽車總經理尹同耀當選“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并獲得“自主創新”單項大獎。
奇瑞的銳不可當,折射出中國汽車自主創新腳步的銳不可當。
有媒體統計2005年度最流行詞匯,“自主創新”和“超女”一樣成為最旺之選。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汽車為核心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條很長,關系到制造、信息、電子、材料、數控機床以及零配件等眾多領域。汽車業能否具有自主
知識產權,牽一發而動全身。往小里看,奇瑞的發展也許只關乎企業自身的存續;往大里看,奇瑞們的存續發展卻關乎一個民族的自信。
2005年,奇瑞銷量達到18.9萬輛,創造三項第一:增速第一—在平均增速僅有20%多的市場上創造了118%的增長奇跡,在全國十大汽車集團中排名第一;增幅第一—中國轎車行業歷史上年銷量凈增超過10萬輛的第一家;出口第一—年出口總量達1.8萬輛,連續多年蟬聯第一,這說明自主品牌已經落地生根,得到市場承認。如果說家電業已寫滿中國企業的傳奇,那么汽車業開創“中國自主品牌”來勢也會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