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豐田在位于天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試驗室,對一輛國產豐田銳志進行了碰撞試驗。太平洋汽車網對此進行了現場報道(點擊查看專題,了解更多視頻、圖片、碰撞分析)。試驗結束后,豐田高層官員接受了現場記者的采訪。
記者:為什么豐田要在銳志上市一段時間后,才對其進行碰撞試驗?
豐田汽車:此次我們進行的碰撞試驗,是國內首次公開的碰撞測試。意在傳達我們對安全重視,以及對 安全理念的詮釋。配置不再是車輛性價比的唯一標準,安全與否將是一輛車價值的重要體現。
記者:銳志在開發階段進行過類似的碰撞試驗么?
豐田汽車:由于現在在中國汽車已經社會化,對于安全的關注度也比以前有較大提升。豐田每年要動用1500輛/次的汽車進行碰撞測試,投入還是相當大的。銳志在上市前,包括其姐妹車型豐田MARK X都進行過大量的 碰撞測試。
記者:前一階段,清華大學與北京大陸汽車俱樂部聯合推出了中國的新車安全評估系統(NCAP)。而據 了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也在做NCAP,只是還沒有推出。與大陸汽車俱樂部和清華大學相比,已經進 行了一年研究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化研究所顯得甚為低調。而這意味著中國將有兩個NCAP體系, 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豐田汽車:目前中國的新車安全評估體系(NCAP)還不是很成熟,而事實上NCAP在國外也不是一個官方機構, 而國外NCAP的發展歷史上也經歷了這樣一段時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安全評估體系的成熟,最終的結 果必然是優勝劣汰。
記者:許多的中國消費者都認為,日本車的鋼板比較薄,不如歐美車安全,你怎么看?
豐田汽車:現在豐田在中國銷售的車型,在國外的許多市場都有售,在上市前均通過了當地嚴格的安全測試。尤其是在美國市場,都有著良好的表現,得到過美國消費者的認可。
汽車安全性方面更重要的是結構設計,一方面是車的結構強度,而非鋼板薄厚。另一方面,雖然較輕的車與較重的車相撞,必然會吃虧,但日系車的輕量化是轎車發展的趨勢。安全性只是車輛設計的一個方面,操控性、耐久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汽車的設計不是以鋼板作為的中心,再調試其它設備。事實上,也不需要圍繞鋼板來進行設計。當然小車傷害減少是我們的目標。
記者: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被動安全系統是用來挽救生命的,而主動安全系統則是用來避免事故的。像今天測試的這款后輪驅動的銳志,2.5升車型不裝備有電子穩定系統(VSC),是否會對安全造成隱患呢?這是否就說明豐田認為主動安全系統不是完全必要的呢?
豐田汽車:對于主動安全系統與被動安全系統的作用和目的確實是這樣的。車輛的事故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當時道路的狀況,駕駛者的駕駛技術及其安全意識。而銳志2.5沒有裝備VSC,我們希望在將來為所有的車型都裝備這樣的安全系統,但這些事情都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去做,無法做到一步到位。而今后,我們將在幫助中國政府提高道路質量,以及對駕車者安全意識的啟發方面,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