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車上市頻繁,第一季度即有幾十款新車亮相。正當消費者挑新車看得眼花繚亂時,與新車潮伴隨而來的降價潮更讓人目不暇接。捷達、寶來、標致307、兩廂飛度、伊蘭特等老款車大幅降價先且不談,上市沒幾天即降價的車型也不在少數。
新車露臉就降價,早已不是新聞。新雅閣、歐Ⅲ版伊蘭特……太頻繁的新車上市導致競爭加劇,似乎降價是奪取有限市場空間的最佳利器。但有專家指出,新車降價從某方面反映著廠商定價的虛高與不合理。這一話題,長期被廠商回避。
上市即降價現象普遍
去年,新賽歐、景程、途勝、雨燕……上市沒多久即悄然降價的車型囊括車市大部分品牌,一些具有相當實力的汽車集團也在其中。今年的情況依然如故,甚至新車型所“堅持”的時間更短。談到新車降價,眼下車市最吸引眼球的應該算北京現代雅紳特的暗降事件,即某些二級經銷商行為。
眾所周知,車市中的降價信息一般是先由經銷商處透露出來的,由二級店到一級店、由暗到明、再到廠商“統一”降價,這一過程始終貫穿著“無奈”二字。
記者在對一些知名品牌經銷商的采訪中了解到,短暫暢銷后的滯銷,再至無奈降價最讓他們頭疼。雖然更多時候經銷商的暗自降價讓廠商很被動,甚至要面對各種質疑的聲音,但經銷商也有自己的苦衷。正如一位知名合資品牌經銷商所比喻的那樣:“開箱就要賣光”,諸多經銷商面對任務的完成、業績的考核以及廠商的返點……諸多因素讓他們“實在撐不住”。
“廠家指導價”意義何在
關于雅紳特上市一周車市中即出現“優惠售車”等降價銷售現象,北京現代方面稱:“降價的都是二級經銷商個人的行為,與北京現代無關,廠家絕對沒有降價,因為正規的4S店都沒有降。”雖然北京現代強調雅紳特降價并非廠商行為,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現代能將雅紳特“兩年內價格不變”的承諾堅持到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談到市場實際銷售價格與廠家指導價,幾乎所有消費者都知道,這兩個價格相背離的現象在車市中一直長久地存在著。熱銷時“加價提車”,反之出現經銷商“暗降”價格。實際銷售價低于廠家指導價的情況在車市中普遍存在,有時甚至會出現幾萬元的差價。而這樣的降價行為,也并不完全是廠商“不知情”的。
很多經銷商向記者透露,這樣的兩價不符情況存在很正常,是由銷售壓力等多種原因造成的。而很多時候,這樣的行為被廠商所默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一條眾所周知卻心照不宣的不透明“行規”。
事實上,隨著市場形勢的改變,汽車廠商如果仍一味堅持“全國實行統一售價”根本不太可能。正如某位知名品牌汽車廠商老總所說: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汽車廠家一般都只給出“建議銷售價”或“廠家指導價”,不過“廠家指導價”并不意味著經銷商可以隨意亂降價。
走訪車市我們不難發現,眼下許多廠商所謂的“廠家指導價”已背離這個詞的原意,在執行中也放棄了很多應該為這個詞而堅持的東西。市場呼喚正規,消費者希望眾廠商早日真正落實其“廠家指導價”的意義,而不再只是一個簡單名詞的擺設。
市場呼喚理性定價
經常有消費者與記者談到車價時感嘆:“如今車市中真正體現價值的價格太少了,特別是新車,想買卻不敢下手,就怕買了沒幾天就降價。”關于新車上市即降價的現象,專家分析,主要是由廠商上市定價虛高造成的。專家認為,雖然激烈的市場競爭會直接導致價格變動,但若是新車上市沒幾天就出現價格松動現象,則有必要從廠商的上市定價上找原因了。
現在的汽車產品種類多,而市場有限,如果沒有自己獨到之處就貿然定高價,則勢必面臨尷尬。談到眼下市場上出現的新車暗降現象,某業界知名評論員告訴記者,這主要是由于廠商定價時受了一些自擬競爭對手價格的影響,再加上之前所推出產品的熱銷,讓其希望借勢能再造輝煌而沒有將眼光放長遠。
專家認為,汽車廠商推出新車定價時,特別是經濟類車型,一定要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周全,絕不能以片面主觀臆斷來代替市場說話。因為,“畢竟眼下我國車市,特別是經濟類車型,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價格”。
想在競爭中取勝,在消費者中擁有好的、“穩定”的口碑,汽車廠商合理定價勢在必行,牢記以市場為導向。正如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說過的那樣:汽車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不是由廠商單方面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