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上汽汽車證實,上汽工程院將正式成為上汽汽車的“泛亞”。而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工程院將由原上汽工程院重新定位為“上汽汽車工程院”,并相應刪減部門。新定位的工程院將于5月開始運轉,6月正式實施。
作為由上汽集團直屬的上汽工程院,此前一直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0101和0201兩個轎車項目和6600、6700兩個面包車項目,雖然投入不菲但最終均未進入商品開發鏈。“造了車沒人要,是最大的苦惱。”上汽知情人士嘆息:“主要原因是產品無法與企業的采購、供應、銷售、制造接口,最后失去了產業化和市場化的可能。”
上汽集團兩個合資伙伴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都有自己的本土化開發機構,根本不需要工程院的技術;而上海匯眾主要技術來源于韓國雙龍,且有自已專門的技術部門。唯一可能用上工程院技術的是上汽儀征基地生產的賽寶,但該車銷售一直未有起色,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汽將工程院研發的新品拿到這一基地嘗試的勇氣。
“成為泛亞第二,有利于開發成果轉化為產品化,也有利于自主品牌更快出來。”一位上汽的前副總表示。事實上,工程院雖未正式劃撥給上汽汽車,但上汽汽車已經給工程院賦予了新的使命。
“研發中心主要承擔更具體詳細的研發,并進行對國外開發產品的中國本土適應性改進。”4月10日,上汽汽車工程院首席工程師、上汽汽車歐洲研發中心總經理林德瑞透露。作為上汽汽車的“泛亞”,上汽工程院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和研究,并直接對上汽汽車利潤做出貢獻。
泛亞是上海通用的泛亞,上汽工程院卻不僅僅是上汽汽車的工程院,工程院是屬于整個上汽集團的。目前,上汽工程院共設置了8個部門,但新技術部、規劃管理部、技術經濟部的主要工作是為中長期目標服務,是看不見盈利的部門。這些部門在泛亞是沒有的,而上汽汽車從企業整體利潤上權衡,一定也會削減這些“旁枝末節”,這可能使上汽集團未來的競爭力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