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納在中國市場成了犧牲品。”中國汽車市場上失敗的車型很多,能夠有勇氣承認自己車型失敗的老總卻不多,東風雪鐵龍總經理德博來就是一個。
東風雪鐵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總經理德博來是5月28日來北京參加凱旋交車儀式時,首次承認賽納車型是失敗的。
賽納是東風雪鐵龍繼富康、愛麗舍和畢加索之后面向中國市場投放的第四款主力車型,盡管賽納2003年投放中國市場的時候,基本上做到了時間上的與全球同步,但是高價格讓賽納的市場表現并非盡如人意。以去年為例,賽納的總銷量不到6000輛,其月均不足500輛的銷量甚至在社會上產生了賽納停產的傳言。
德博來明確表示,賽納沒有也不會停產,而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實行訂單生產。他告訴記者,賽納在2004年出現銷售滑坡時,東風雪鐵龍沒有及時地作出價格調整,使賽納在市場上遇到了困境。現在東風雪鐵龍之所以堅持對賽納采用訂單式生產,主要是因為賽納和凱旋的價位比較接近,如果同時大量生產的話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沖突,而東風雪鐵龍必須優先照顧熱銷的凱旋的市場,賽納是東風雪鐵龍產品體系中的一個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