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提高國產化以后,國產率也只有40%。圖為即將國產的奔馳C系車型。
面對中國零部件相關政策的制約,外界盛傳國產奔馳可能將面臨暫時停產。昨日,記者獲悉,國產奔馳轎車的外方股東首次對此回應稱,國產奔馳將加大國產化率,一期將實現40%的國產化率目標。
戴姆勒-克萊斯勒東北亞地區首席執行官貝廷林回應稱,北京奔馳將增加對中國零部件的采購,在目前1億美元本地采購的基礎上,到2008年,戴-克在中國的零部件采購額預計將達到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億元。
自去年4月1日起,我國對汽車零部件進口開始實施新機制《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下稱新《辦法》),規定CKD組裝且構成整車特征的,必須由此前的10%調整為25%,這曾引起歐盟和美國等汽車廠家的不滿。
目前的跡象表明,各個汽車廠家已經開始向中國零部件政策“低頭”。5月下旬,德國寶馬集團與華晨達成增資擴產協議,擬籌建第二工廠,宣布將大力提高寶馬整車零部件國產化率。
新聞緣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