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新車藍瑟
綜述
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車企普遍不看好中國市場,因此本田率先進入中國獲得成功時,還令日企們將信將疑。而到了今年,豐田、日產、馬自達、鈴木等都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三菱入股東南,終于抓住了這波淘金熱的尾巴。其實如果追根溯源,1995年東南汽車成立的時候,作為臺灣中華汽車股東之一的三菱就應該算進入中國了,為什么它起了個早卻趕了個晚集?
三菱的謀略
借道臺灣中華汽車攜手三菱,可能也是當初福汽選擇裕隆的原因,但是也許當時福汽沒有想到,等待會持續這么長的時間。
攜手以解困局
一直以來,東南雖然采用的是三菱的技術,但是卻沒有得到使用三菱品牌的許可,因此盡管東南的發展思路上十分清晰,零部件配套體系、網絡布設都井井有條,但是在產品和品牌上始終得不到三菱的支持,因此在2003年取得8.5萬輛的成績后就止步不前。
而與此同時,三菱從2000年以來也流年不利,除了質量缺陷,還有刻意隱瞞的丑聞,并頻頻在全球召回多款產品。三菱汽車因喪失信譽而經營每況愈下,2004年虧損更是高達44億美元,2005年上半財年虧損628億日元。
而三菱與戴克的合作,也未能讓他獲得更大的利潤或者實現形象的改善,反而在人家售出12.42%的全部股權后,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多年以來,三菱汽車的重點市場一直是日本與北美,而其全球市場銷量的普遍下滑使它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而這時,曾經被它忽視的容量大、增長快的中國市場重新進入它的視野。
雖然三菱在中國沒有直接投資整車廠,但是掛三菱車標或者是采用三菱技術的車型,在中國也有不少的消費者基礎。在SUV方面,去年湖南長豐掛三菱車標的新帕杰羅銷量為5500輛,歐藍德銷售了8800輛并貢獻了北京吉普的50%銷量,而采用三菱技術的車型,如東南菱帥去年的銷量達到了37194輛,東南菱紳在3月份的銷量曾經達到了1196臺的好成績。
一方面有本田、豐田、日產和馬自達的成功例子在前,另一方面,迫于生存的需求,三菱終于低下了曾經高貴的頭顱,來重新審視已經合作了近10年的伙伴。
戰略重心移師中國
日本人做事有個特點,在沒有決定之前決不輕舉妄動,而一旦作了決定,行動起來則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在之前有豐田,而現在三菱的動作也相當迅速:上月底,三菱入股東南塵埃落定不到兩個月,東南就上市了兩款掛三菱標志的新產品,藍瑟和菱紳。
藍瑟系列搭載三菱1.6L高效低耗發動機,擁有四款車型,售價為10.28萬元-12.28萬元。三菱菱紳共有六款車型,從17.98萬元到22.98萬元。而一直傳聞要引進三菱戈藍,也正在中國進行路試,價格可能在20萬元上下。據東南汽車總經理劉興臺介紹,今年藍瑟和戈籃這兩款車將共銷售3.6萬輛,占東南汽車總銷量的40%。另外,第九代三菱LancerEVO將于今年9月以進口車的方式在國內銷售。
此外,三菱汽車還宣布在上海成立了獨資的研發中心,這是三菱在日本國外建立的第三個汽車研發中心。三菱還將派負責生產和質量的高級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東南和三菱兩個品牌的質量,陸續還將派來經營管理、銷售、采購等方面的顧問。
今后三菱品牌將與東南品牌形成價格錯位,三菱將主打中高端,修復以前曾經受損的形象,以便今后在中國這個未來世界最大的市場上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