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以后,車險將執行兩大“新政”:保費優惠總額不得低于7折,強制三者險正式實施。由于目前車險最低可打四五折,再加上強制三者險是一個新增設的險種,不少人士據此判斷“新政”之后車險保費將大漲。與此同時,不少杭州車主聞風而動,盡管保單到期尚有時日,卻紛紛趕在7月1日前續保,以規避即將到來的漲價風險。由于人數眾多,近期的杭州車險市場悄然掀起了提早續保的浪潮。
車主提早續保,最直接的出發點是經濟利益。那么,7月1日以后保費會不會大漲?提早續保究竟劃不劃算?圍繞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對市場現狀進行了調查,并采訪了市場相關人士。
為省錢車主提前半年續保
“周圍的同事和朋友都在說,過了7月1日,保費就要大漲。看著他們一個個都去提早續保,我也坐不住了,前幾天趕緊把下一年的保險給辦了。”車主王先生告訴記者,他開的那輛桑塔納2000已經6年多了,保單到期要到7月20日,聽說保費要大漲,他就在6月2日找了一家車險代理公司,包括車損險、20萬元的三者險(商業三者險)、不計免賠在內,總共花了2700多元。上周,王先生拿到了新保單,保期從今年7月20日到明年7月19日。
王先生覺得,提早續保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在7月1日以后續保,光強制三者險就要多花1000多元。如果再加上“優惠總額不得低于7折”的限制,保費肯定要超出4000元。
像王先生這樣的車主,在杭州并不是少數。“在我們這里,半數以上的車主都有提早續保的想法,原因只有一個,省錢。”清風車影俱樂部在杭州擁有數千名會員,其總經理助理張新上周向記者透露,由于受保費漲價心理預期的影響,早在4月份就有會員要求俱樂部幫忙提早續保。記者了解到,要求提早續保的車主中,保險七八月份到期的占了大多數。更有些精打細算的車主,雖然12月份保險才到期,卻也加入到了提早續保的大軍。
保費大漲可能性并不大
“經過政策上的重大調整,保費肯定要大幅上漲。”7月1日以后車險保費的變動,中保、太平洋等各大保險公司杭州分公司的有關人士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記者,保費上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業內人士分析,保險行業希望以此次“新政”為契機,結束以往低價惡性競爭的局面,保費大漲也在情理之中了。
“強制三者險具體的保費標準至今還沒有出臺,因此尚不能斷定保費就一定大漲。”上周,省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單谷良如是說。同時,實施強制三者險后,車主可根據自身情況減少商業三者險的保額或干脆取消。記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各大保險公司商業三者險的保費標準為,20萬元保額1300多元,50萬元保額1900元左右。此前傳言強制三者險保費為1800元,但多數人認為價格過高。即便最終敲定強制三者險保費為1800元,扣除商業三者險的“減價”因素,決不會出現“僅強制三者險一項就要多掏1000多元”的現象。
至于“限折令”對保費漲價的影響,單谷良認為是極其有限的。“保險能打到四五折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消費者能享受到的也就是六七折,即使保險公司嚴格執行‘不低于7折’的規定,對保費的影響也非常小。”單谷良認為,從以上分析來看,7月1日以后保費不太可能像有些人渲染的那樣大漲。至于價格有多大變動,要到強制三者險保費標準出臺之日,才能有一個確數。
更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7月1日以后保費漲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次保監會規定優惠不得低于7折,我看未必所有保險公司都能做得到。況且有了強制三者險后,其他險種的折扣反而有可能更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明的打折不行就暗地里返點,監管部門可能會低估保險公司的‘智慧’。”在杭州一家車險代理公司上班的張小姐就毫不諱言地告訴記者,對人保這樣的大公司,遵守“限折令”并不難,但要求小公司也遵守就有點勉為其難了。企業的生存是第一位的,當中小公司因為喪失了價格優勢而陷入客源不足的困境時,它們一定會有所作為。
提早續保暗藏風險巨大
單谷良認為,盲目提早續保并不可取。除了并不一定能獲取預想中的經濟利益外,其本身也是違反規定的,而且還暗藏著巨大風險。
“根據保監會的規定,原則上并不允許提早續保。近期存在的提早續保現象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因此上月我們開了會,要求7月5日之前到期的保單,可以趕在7月1日之前續保。7月5日之后到期的保單,必須嚴格執行新規定。”單谷良對記者如是說。但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直到上周,仍有一些車險代理公司為車主提早續保,有一家公司甚至為車主辦出了2007年和2008年的保單。
單谷良告訴記者,提早續保的險種中只有商業三者險而沒有強制三者險,這就隱藏了今后的巨大風險。投了強制三者險,在交通事故中只要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即使投保人無責,保險公司也要先行賠付,這就明顯區別于“有責賠付”原則的商業三者險。如果提早續保的話,車主將享受不到強制三者險帶來的利益保障。此外,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的情況是,生效日期7月1日以后的保單,如果沒有按照規定投保強制三者險的,車主很有可能面臨高額罰款。
看來,是否趕在7月1日之前續保,還得全盤掂量掂量了。弄不好為一時的小利,帶來巨大的損失。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