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上海大眾研發基地
采訪:上海大眾Polo勁情、Polo勁取造型設計師
內容:全新Polo勁情、勁取動感造型
時間:2006.06.08
1.新Polo的開發與領馭不同 在德國與中國有兩個工作團隊同時進行開發。
如今的Polo勁情、Polo勁取的開發與領馭的開發不一樣,領馭是上海大眾建立一個獨立的團隊對帕薩特進行改進;新Polo則是上海大眾派出設計師遠赴德國大眾總部直接參與了新一代Polo的開發設計工作,帶去了中國市場的獨特意見,中國市場的獨特審美特點和來自中國的意見在新Polo的開發過程中起著比以往更重要的作用。而另外一方面,上海大眾這邊同時建立一個工作團隊,與德國設計團隊一起各自開發適合當地市場需要的新一代POLO,在全新Polo的設計上更多的融入中國元素,因此國內的POLO勁情、POLO勁取與歐洲的Polo GP存在很多細節方面的不同,更加符合中國人的要求以及習慣。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2.
與國外版新Polol設計不同 融入中國元素
新Polo在德國標準與中國文化之間找到了新的平衡點
對于嚴謹的德國造車標準,如何能在保證擁有德國車理性、樸素的同時又能讓中國消費者接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也是我們堅持自主開發的其中一個原因。德國車一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都享有盛譽,無論工藝、安全還是人機工程學,但德國人那種斯巴達式的崇尚簡樸、內在充實的品質觀念并不完全符合當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除了工藝、質量、安全,國內消費者還關注一些外在的能夠親眼看到的配置和小細節,這就使一些看得見的小設施比如
CD、雨傘架等與需要花用十倍、甚至百倍金錢和技術才能夠完成的對外形、
發動機、對變速箱、底盤
懸掛的精準設計等同樣也很重要。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POLO勁情、POLO勁取的設計上,不同于國外新版,我們自己的團隊針對中國人的習慣以及要求,進行了很多細節的設計、如大U型鍍鉻格柵,格柵以漸變飾條裝飾;POLO勁情、POLO勁取尾部的大橫條鍍鉻飾條,讓新車從尾部看過去更加大方,并讓消費者一眼便能辨認出其是
上海大眾的產品(
領馭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新Polo勁取的桃木內飾風格等等,這些與POLO一貫的精良工藝、安全結合,都是將德國
大眾的嚴謹、理性與中國元素的最好融合,新Polo在德國標準與中國文化之間找到了新的平衡點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3.
上海大眾要打造有獨特的上海大眾品牌特征 “上海大眾已被授權對全線在產車型進行適應中國市場開發和改進,上海大眾要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自主產品”
這個也是我們上海大眾整個團隊正在努力達到的目標,如大U型鍍鉻格柵、尾部的大橫鍍鉻飾條、尾燈環形飾條以及內儀表盤的環形鍍鉻飾條等等一系列特征,因此這次在勁情、勁取身上大家會看到更多的、更明顯的、更細致的上海大眾特征。
上海大眾自立開發的今天來之不易。20年來,我們
經過了技術引進、聯合開發、自主開發3個階段的過程。第一個階段由建廠初始至1994年,主要是消化、吸收,在國產化進程中摸索提高。98年上海大眾花了1個億,選派40名工程師去德國大眾接受培訓,現在這些人都是設計骨干;上海大眾試車場投入12億,花了5年建成,現在這個試車場業務排期很滿,每天都有很多車型在這里進行測試;1999年,上海大眾建成了規模龐大、設施先進的技術中心,基本滿足了轎車車身自主開發和發動機、底盤匹配開發的需要,部分實驗室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水平,完成了除整車風洞、整車碰撞和整車電磁相容性以外的完整的車身開發為主的硬件設施。第三個自主開發階段是2003年,桑塔納3000是我們第一款完全自立開發的產品,雖然這款車在外觀上變化不大,但內在已經進行了600多項改進,“沒有脫胎,但已換骨”。經過這樣硬件、軟件、人才的準備,我們已完全具備能力、并已經對帕薩特,桑塔納實施一系列的開發和改進。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4
.與眾不同 精致的不只是工藝(安全工藝方面) 德國人那種斯巴達式的崇尚簡樸、內在充實的品質觀念并不完全符合當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除了工藝、質量、安全,國內消費者還關注一些外在的能夠親眼看到的配置和小細節,這就使一些看得見的小設施比如
CD、雨傘架等與需要花用十倍、甚至百倍金錢和技術才能夠完成的對外形、
發動機、對變速箱、底盤
懸掛的精準設計等同樣也很重要。
對技術的癡迷使
上海大眾的產品能夠與國際同步,但同時也存在與市場出現一定的脫節。比如,德國人引以自豪的在品質和保值在二手車市場發育規范的歐美具有優勢但對中國的市場環境幾乎不起作用;比如祖孫幾代開車、深諳底盤發動機變速箱重要的歐美用戶與中國初級市場剛摸方向盤用戶看重
真皮座椅、
倒車雷達的價值取向完全不是一個標準。結果,我們的
POLO售價比歐美市場低20%,在利潤方面已經微乎其微。這不并是市場的錯,
中國消費者有著獨特的需求特點和審美取向,市場永遠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去適應市場的變化。
在技術上上海
大眾根植于德國嚴謹、執著、細膩的質量觀念。我們的POLO激光焊接的焊縫長度甚至超過一些C級轎車。激光焊接不用焊料填充直接把焊件用激光溶在一起,對車身精度要求極高,國內德系以外的各大
廠商很少使用這種“自找麻煩”的工藝,但這樣分子焊接水準、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金屬車身的確比鉚焊的車身強度提高30%。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5.
協調設計師個體與整個團隊相當重要――設計管理 設計團隊與設計師個人的想法哪個更重要?
這是一個涉及到設計管理的問題,目前
上海大眾在這方面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很優秀的。
設計管理的定義:設計實際上是設計這一職業的一個統稱,可分為四個類別: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圖形設計。設計管理是針對以上四類設計活動所作的一種管理行為。
目前設計管理是一門很新穎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題,關乎到整個企業的生存問題,因此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總設計師,需要很好地協調設計師個人以及團隊之間的關系。畢竟每個企業發展以及利益都是企業最關心的,當設計師個人思想太超前,
甚至超越目前市場的接受,可能會損害到企業利益或發展方向時,需要設計師稍為收斂一點,而當企業太保守的時候,設計師就會站出來,將自己超前的想法展現,并讓企業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適當進行調整。
一個好的設計管理者,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因而設計管理者常常是從優秀的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因為設計師由于多年的訓練與職業生涯,常常具備了非常敏銳的職業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幾乎成為本能的實現能力。但是,優秀的設計師不一定必然成為優秀的設計管理者,因為作為設計管理者所具備的能力結構與作為設計師的能力結構并不相同。作為設計師,理解客戶要求,迅速高質提出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為設計管理者,協調各方面資源,完成最終的設計創意是最重要的能力。
因此如今全球各大汽車制造
廠商的設計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該企業的發展方向乃至生存。
_thumb.jpg)
_thumb.jpg)

6.
三廂與兩廂定位不同 主要有8項大車元素 上海大眾新
Polo這次兩廂Polo勁情以及三廂Polo勁取,市場地位是完全不一樣。比如說三廂POLO勁取,根據市場部調查反饋信息,針對起消費者特征和市場定位,我們在設計中融入了8項大車元素:
1.環車鍍鉻飾條;
2.三幅方向盤;
3.鍍鉻儀表盤;
4.銀底黑字手動變速桿;
5.木紋內飾;
6.翼狀座椅;
7.
鋁合金輪轂195/55;
8.前臉銀色飾框。
因此,
POLO勁取整體感覺更加大氣、造型風格體現了一種超越同級別車的氣度和品位。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
_thum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