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一群名汽車追夢人:民間大造車揭秘

    2006-06-16 09:44:04 來源: 作者:周光軍

      他們不如中國的汽車企業有錢,卻比有錢的汽車企業更投入;

      他們明知自造的汽車不能批量生產,卻還要傾家蕩產玩命;

      他們并非汽車專業出身,卻比專業者更令人感動;

      他們是一群名副其實的汽車追夢人……

      在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和汽車消費大國的雙重事實面前,中國汽車卻顯得相當悲壯,就像激戰正酣的德國世界杯沒有中國的參與一樣,國產汽車品牌也僅僅剩下紅旗等幾個讓人懷念的名字。民間造車群體的出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民間造車故事1

      劉聲:10年造20輛老爺車

      他曾經憑借勤勞和聰明成為遼寧當地聞名的富翁,而今他依然勤勞和聰明,卻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窮人,當時的百萬資產換來的是一輛接一輛的鐵疙瘩。10年時間,打造的20輛奔馳老爺車幾乎花光了其所有積蓄。

     

    劉聲自己造車胸有成竹

      劉聲與汽車的不解之緣始于上海的一次出差。1992年在上海辦事的劉聲正趕上一個外賓車隊訪華,站在街邊看熱鬧的劉聲回憶說,當時的車隊很長,勞斯萊斯、奔馳,一直到最后的奧迪。讓劉聲受刺激的是身邊兩位老人的對話:“上海牌的轎車原來不是也挺好的,可現在咋就沒聲響了呢。”劉聲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是:難道造汽車,真的這么難嗎?

      回到沈陽的劉聲開始“不務正業”起來,他設計的中國的“中”字形車標很快注冊成功。“中”字體面積為960平方毫米,象征960萬平方公里。下半部是球形,球形周邊是直徑為56毫米的圓環,代表56個民族。

      劉聲的造車之路是從改裝上海牌轎車起家,他將一輛幾經報廢的上海轎車改裝成了一輛三門開的黑色加長轎車,長7.8米,里面有沙發、茶幾、電視、冰箱、空調,跟街上跑的豪華加長林肯沒什么不同,真正開起來時速也能達到100公里。這輛名字叫東方明珠A型的車子后來捐給了中國兒童活動中心。

      談起造老爺車的經歷,劉聲說:“只能照貓畫虎。”第一輛老爺車是紅色的,流線型車身的鈑金工藝是師徒們手工做出來的,紅艷艷的漆身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車的油路、電路,都是依據老爺車的樣子做了改進,性能相當不錯。因劉聲一家三口都屬羊,他就把造車公司的名字注冊成了三羊開泰公司,并在原先修理廠的基礎上把徒弟們也招來造老爺車。劉聲從1995年到2005年共造了20輛老爺車,都是仿造德國1934年和1936年的老爺車型。

      話外音:由于國際上有明文規定,一款車停產50年后將不受保護,所以劉聲仿造的老爺車并不侵權。劉聲現在維持生計的辦法,就是把制造出來的老爺車租賃給婚慶公司。

      民間造車故事2

      王宏君:水上快車挑戰英國

      王宏君的家就在離北京百公里遠的河北遷安,盡管時間過去了將近4年,但是提起自己的水陸兩用車參加車展的情景,王宏君依然歷歷在目。

      那是王宏君的水陸兩棲車研制成功后,首次受到邀請參加車展的表演。2002年10月1日南京國際汽車節開幕當天,南京玄武湖公園名車聚集,人山人海。“當我開著自己的水陸兩棲車來到車展現場時,人群中頓時出現了一片騷動,這輛車太奇怪了,身上還長出了兩個翅膀,后邊還有兩個螺旋槳。”王宏君回憶說。

     

     王宏君的水陸兩棲車

      包括一些前來參觀的汽車制造專家都不相信,這輛車能在水中行駛。王宏君駕駛著被人們稱為怪物的汽車一加油門就沖進了玄武湖。王宏君駕駛著他的水陸兩用車在湖面上劈波斬浪,進退自如。岸上掌聲雷動,贊嘆不絕于耳。人們服了:這位河北的農民還真有兩下子!自己能造出這樣的車來。

      或許多年修車工的職業使他比一般人更熱愛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看得見的汽車有個毛病什么的,他都能手到病除。王宏君的水陸兩棲汽車從有想法到夢想成真用了整整7年時間。

      王宏君說,從1986年著手搞這部水陸兩用汽車,到1996年的10年間,里里外外已花出20多萬元了。1999年,王宏君用13年時間造的水陸兩用車終于開出了家門。試驗的場地是距離家門口最近的潘家口水庫。王宏君的水陸兩用汽車在水面上劈波斬浪,行進自如。在寬闊的水面上轉了三圈直接登陸。人們看到了成功,但王宏君自己感覺到,螺旋槳直徑小,推力不足。回家后,王宏君立即著手改進螺旋槳和他認為尚不滿意的地方。在后來的幾個月中,經過幾次試水,王宏君的水陸兩用汽車徹底完成了。

      王宏君的水陸兩用汽車陸地時速為140公里,水上時速可達40公里。首度參加南京車展的王宏君的水陸兩棲車受到中國汽車工程委員理事長張興業和汽車界元老的高度評價:“王宏君翻開了中國汽車歷史上的新一頁,非常有前景。”甚至在此次南京汽車節上,有人出價360萬元要買王宏君的水陸兩棲汽車。

      話外音:就在王宏君造車公之于世的時候,世界上第一輛高速水陸兩棲汽車在英國倫敦亮相。70多名工程師,花了7年時間研制而成的,造價2700萬美元。 相比之下,王宏君的水陸兩棲汽車,是無專業廠房、無專業設備、無專業知識,既無資金又要讓全家能吃飯的情況下,用鐵錘在自己家里一點一點砸出來的!

      民間造車故事3

      韓朝友:討厭汽油味造電動車

      僅僅讀過8年書的遼寧農民韓朝友是中國民間制造電動車的第一人。而他造車的念頭甚至有些滑稽,由于岳父家遠,每次韓朝友去看望老人都得坐汽車前往,生性聞到汽油就暈的韓朝友為了擺脫汽油味帶給他的痛苦,就產生了造電動汽車的想法。韓朝友的電動汽車時速為20公里,而且還是自動擋,。

      話外音:造車的理由有點滑稽,造車的勁頭令人佩服。

      民間造車故事4

      張斗三:給汽車裝上了翅膀

      如果說王宏君自制的水陸兩棲汽車讓汽車業界的專業人士感到汗顏的話,廣州農民張斗三的陸空兩用汽車則更能讓人大開眼界。早在2004年,張斗三就帶著他的陸空兩用汽車出現在家門口的珠海航展上。

      話外音:張斗三是中國給汽車裝上翅膀的第一人。

     

    張斗三細講會飛的車

      民間造車故事5

      劉斌:3500元錢也能造汽車

      山東煙臺的劉斌的職業是教師,沒有任何汽車知識的他居然僅用了3500元錢,就生產出了一輛滿大街跑的汽車。劉斌的汽車外觀實在一般,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方向盤、發動機、反光鏡等象征汽車的主要零部件一個不少。

      話外音:劉斌不僅是位汽車發明者,還是一位控制汽車生產成本的“殺手”。

      民間造車故事6

      皮之貴:兩棲汽車水陸兩用

      湖北省經過改裝的首輛民用水陸兩用車也在漢江橫渡成功,而它的發明者是個體戶皮之貴。這輛水陸兩用車是由一輛北京吉普改裝而成,車身有所加長,車頭上加裝了4個散熱器,車尾下部安裝了螺旋槳。汽車入水后,依靠尾部的螺旋槳推動前進。曾經當過兵的皮之貴,早在部隊時就有改裝水陸兩用車的想法。2001年,皮之貴在老河口梨花湖投放一艘游艇,供游人乘坐觀光,但每年夏季的狂風總是把游艇吹翻,打撈游艇讓他傷透了腦筋,這堅定了他改造水陸兩用車的決心。

      話外音:問題面前有人選擇退縮,有人選擇迂回,而皮之貴則選擇了進軍。

      民間造車故事7

      江岷:車價太貴索性自己造

      四川成都雙流縣的江岷本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因為發明了個性轎車使得他也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人物。江岷把他發明的小車命名為“貓頭鷹超微型休閑觀光轎車”。這輛白色的敞篷小車,只有一般轎車的2/3大,車的前臉因像一只貓頭鷹而成名。別看車小,而車的部件一個不少。江岷說,“貓頭鷹”汽車跟一般汽車一樣燒汽油,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江岷造車的靈感來源于“甲殼蟲”。

      話外音:周邊親朋好友們都有了想買車的愿望,可現在的汽車價格太貴。這個造車理由相當質樸。

      【聲音】

      民間造車有勁頭無技術

      北京的汽車保有量接近300萬輛大關,中國的年銷售汽車的數量為600萬輛,這個數字是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而中國本土的汽車品牌的銷量還不到10%的份額。中國目前出現的民間造車的人群甚至不能稱之為造車,一來他們不會受到任何鼓勵,二來他們的勞動還可能受到譏諷。而這一切,似乎并不能阻止他們造車的積極性。

      從民間造車的人群來看,他們大多沒有什么背景,除了山東煙臺的劉斌是教師外,其他人多是農民出身。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他們的尊重,劉聲因為上過中央電視臺的舞臺,并接受過王小丫的采訪,名氣最大,而促使他造車的理由是一個外賓車隊中居然沒有一輛中國車的身影。理由之簡單,足以令整個汽車業界感到汗顏,劉聲用10年時間生產出了20多輛各種款式的老爺車,而他的家庭卻從百萬富翁跌落至吃糠咽菜。因為這種作坊式的造車方式所生產的汽車不能上牌照,劉聲不得不把造出來的汽車租賃給冷門行業,靠收取微薄的租金來維持生計。王宏君研制的水陸兩棲汽車居然有人給出360萬元的天價,為了研制此車他把家里20多萬元的積蓄花了個精光。他在家門口的水庫試驗此車性能的時候,有人建議萬一失敗后的營救方案,他居然說出的是先救車后救人。山東煙臺教師劉斌發明的轎車,僅僅只用了3500元,他造車的理由是,中國的汽車價格太高。而以同樣理由加入造車行列的還有四川農民江岷,他的貓頭鷹造型的小車的成本也只是花了1萬多元。

      從技術上來說,民間制造的汽車是不敢令人恭維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正規汽車廠商能把這種勁頭運用到汽車生產上,中國的汽車早應該能夠揚名立萬了。

      【大周手記】

      民間造車值得尊敬

      我要說中國人笨,肯定有很多人要抽我嘴巴。但是在制造汽車方面,中國人至少不聰明。不承認不行,紅旗轎車為什么不僅成不了中國的大眾反而會日落西山呢?外國車又為什么能在中國大行其道呢?

      在中國年銷售的五六百萬輛汽車中,地道的國產車的銷量都不值得拿出來說。據說,自主品牌轎車的年銷量都占不到十分之一的份額。在誰能代表中國汽車的問題上,民眾顯然沒有方向。此刻出現的民間造車現象不僅應該讓汽車業同行感到汗顏,更應該得到普通民眾的尊重。嚴格來說,民間這些人造出的車無論在外觀和技術上,都擁有瑕疵無數,甚至他們都還停留在簡單的模仿階段,但是他們傾家蕩產的精神是中國汽車企業最缺乏的。如果汽車企業能多學習一下他們不服輸的精神,中國的國產汽車也不會是今天這個不是主流的樣子。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人午夜在线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天天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