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位于蕪湖的生產線 資料圖片
奇瑞搬家
6月17日,上海浦東大道720號國際航運金融大廈19樓,屬于上海科威汽車零部件公司名下的一間龐大的辦公室,劃出了兩排辦公桌,成為奇瑞汽車銷售公司旗下公關科和市場調研科的新辦公地點。
上海科威汽車零部件公司僅僅是奇瑞汽車名下的一家專門從事汽車零部件采購的子公司。種種跡象表明,公關科和市場調研科兩個科室正式搬遷到上海辦公,僅僅是奇瑞正在秘密策劃和實施的一個龐大搬遷計劃的前奏。
據來自安徽蕪湖的消息,包括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國際公司、汽車研究院在內的多個要害部門都要東遷到上海,上海將成為奇瑞汽車僅次于蕪湖基地的第二總部和管理中心。
“如果不出意味外,年內我們會搬遷到上海辦公。”奇瑞國際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更有奇瑞汽車一位高層透露,奇瑞汽車目前正計劃在上海設立一個分撥中心,面向海外市場以及國內南北市場,地點有可能落在上海外高橋碼頭。
有媒體曾報道,奇瑞汽車現在正在上海秘密找地,計劃將研發、物流、銷售三大中心遷往上海,而目前初步的意向鎖定在嘉定的外岡,占地200畝。這一消息也獲得了嘉定區政府相關部門的核實。
對于搬遷一事,奇瑞銷售公司態度謹慎。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秦力洪接受采訪時表示,奇瑞的計劃僅僅是在上海設立一個辦事處,主要負責信息收集反饋工作,以及與新聞媒體的聯絡工作。“只是幾個小小的科室而已,目前還沒有聽到其他子公司會搬遷的消息。”
6月19日,記者向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耀核實上述信息,尹同耀極力否認管理中心將搬遷上海的說法。“我們在蕪湖呆的好好的,為什么要搬遷呢?”
在蕪湖當地,關于奇瑞搬遷的消息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奇瑞汽車將會把關鍵的要害部門搬遷到上海,但是考慮到稅收和當地政府關系,總部和主要子公司的注冊地仍將保留在蕪湖。
奇瑞之于蕪湖
“奇瑞的發展蕪湖是作出過很大的貢獻的。”當地一位政府官員告訴記者。一方面,為了支持奇瑞的建設,蕪湖市根據有關政策返還了絕大部分奇瑞上繳的稅收,政府真正從奇瑞獲得的稅收并不多。
蕪湖市地稅局一份沒有注明年度的稅收報告透露,奇瑞汽車以2.1億元成為當地最大的地稅大戶。而2005年奇瑞全年的利潤不過9500萬元。
另一方面,奇瑞為了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活動,包括擴建奇瑞汽車研究院、新建生產基地、和美國夢幻汽車簽署出口協議等重大項目,這些項目累計需要超過50億元以上的龐大資金。
為了應付越來越大的投資規模,奇瑞汽車已經多次增資,由于奇瑞汽車的最終控制人為蕪湖市政府,因此這些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當地的財政資金。
奇瑞汽車是蕪湖市招商引資的一塊招牌,奇瑞如果把總部搬到上海等于卸了蕪湖的這塊招牌,更何況還有稅收上的流失呢。
尋找最終的結果
很多人顯然并不愿意奇瑞搬離蕪湖。
一位對于奇瑞汽車和蕪湖當地政府都非常熟悉的人解釋,中國汽車業的發展從來就必須借助政府的力量,地方政府投資發展汽車產業出發點也是為了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這是中國汽車業特殊發展時期的歷史必然產物。“但是企業自身的利益并不總是和地方的利益一體的,因此此次搬遷事件只不過是各自不同的訴求的表現而已。”
奇瑞汽車公司正式成立于1997年。組建奇瑞汽車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強調對地方經濟增長的貢獻,構成了奇瑞的最低綱領。
奇瑞組建之初,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奇瑞股份現在主要由蕪湖市政府控股的幾家國有企業共同持有。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蕪湖建投)提供的數字顯示,截止到2005年底,蕪湖建投擁有奇瑞汽車52.14%的股份。
當初建設奇瑞的時候,蕪湖市的許多領導就親自參與其中并擔任相關職務。從小至“風阻系數”等專業細節,到為奇瑞的發展籌措融資平臺,奇瑞汽車發展的每一步都有蕪湖市政府的影子。
然而現在奇瑞已經不是當年的奇瑞。無論從交通方便和信息快捷,還是從吸納人才到以后的奇瑞上市、資本運作,蕪湖都不是奇瑞今后發展的一個特別理想的地方。
奇瑞內部人士表示,其實早在三四年前,奇瑞汽車內部就曾經有過要將管理中心搬遷到上海的提法。但因為當地政府對此有不同的意見而作罷。
隨著奇瑞的逐步壯大,奇瑞想要搬遷的底氣越來越足。據奇瑞稱,奇瑞汽車作為當地最大規模的企業,其本身的產值和對相關周圍配套產業的拉動,已經占到蕪湖當地GDP的40%以上。蕪湖成為安徽這個中部省份增長最快的地區。
該人士分析,雙方在最終利益上并無矛盾,甚至可以說是一體的,因此雙方不可能正面沖突,更多的是通過隱晦曲折的方式進行博弈。“我的理解最終雙方肯定會達成一個妥協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