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度的高溫,并沒有將車市的溫度帶上去,而是降價聲不絕于耳,你方降罷,我登場。車市不好,降價先行,降價過后車市會火嗎?不見得。廠家有壓力,經銷商更有。自三四月份的銷售高峰過后,5月份轎車市場銷量增速已經開始明顯放緩,尤其進入6月以來,車市日益見淡,各汽車品牌銷量下滑非常明顯,汽車經銷商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一點。7月1日小轎車、越野車、小客車整車的進口稅率由28%降至25%,進口車有了降價的借口,這對于國產中高級
車市來說又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油價的問題,保險的問題,都是影響車市的條件。下半年車市會不會再次進入冰封期?最近紅極網絡的短片《巴士阿叔》中有兩句話“未解決,未解決,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你為何挑釁我。”正好道出了車商們的苦衷。
經銷商:未解決
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這個三角關系如何處理好?是如今經銷商面臨的最大難題。廠家有時候將壓力直接轉嫁到經銷商身上,為了跑量統一降價,經銷商返點降低。
最近我們的車確實是降價了,也好賣了。不過消費者有很多顧慮,他們怕以后還會降,都是看車的多過訂車。經銷商也難啊,我們不能對廠家抱怨,也不能跟消費者說啊,只有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看看20多萬的車最低降到17萬元左右,那我們有些車價在13萬~15萬元之間,排量在1.6L左右的車子怎么辦,是不是都要降到10萬元以下,甚至更低的價格?上海某家一汽奧迪的經銷商說,因為上半年奧迪的供不應求局面讓廠家對下半年的預計過于樂觀,很有可能讓我們加大銷量,最近又是車市銷售淡季,下半年的車市很不樂觀,估計壓庫的現象會再次出現。
某家法國標致進口車經銷商反而對下半年車市很樂觀,他們說,上半年已經完成60%的指標,加上進口關稅下調,看來下半年完成全年指標不成問題,接下來他們準備投資建3S店,不過目前他們擔心的是沒有車可以賣。
廠家:你有壓力,我有壓力
如今的汽車行業的蛋糕很多人來分食,雖然這個蛋糕也在增大,可是敵不過分食的人的增多。豐田凱美瑞高調上市,圍繞2.0L以上的中級車戰場硝煙彌漫。馬自達6三廂車降價,轎跑車上市,也讓很多廠家的神經緊繃起來。
我們不降價車就賣不動,沒有新品來刺激車市和消費者,不降價就等于死路一條。現在每家車廠都有壓力,即使是有新品推出,面對這樣的市場,不得不想奇招。車型越來越多,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不能對消費者不負責任,拿出精品給他們,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畢竟口碑第一啊。
消費者:不要挑釁我們
車市的行情不好,降價一波接著一波,我們歡迎降價,如果降價也降了品質,那就不完美了。蒙迪歐降價降得最兇,很多想買車的人都在談論。
北京現代、海南馬自達也全線降價,最高降幅都達到了1萬元以上,上海通用的凱越也跟著降了。現在是信息社會,廠家有個風吹草動我們都知道,什么時候出手,什么時候應該等一等,我們也都懂。
所以廠家應該將價格透明化,什么新品加價,我們不出手,就等著降價,然而降得太頻繁,那也沒有買的必要,想想如果今天買好車了,過兩天又降了千把塊,怎么辦?
我們有話說:
廠家懼怕的車市冰封到底會不會在下半年出現,誰都不能預測,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降價大潮隨即會到,車市是不允許有個性存在的,你講究個性不降價,消費者選擇你的幾率就會降低,除非產品的價格已經是毫無水分,不過沒有水分又怎么賺錢?擺在車廠面前的永遠是難題,看來這場攻堅戰下半年要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