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8月以來,車市的平淡和冷清并未有所升溫,北京三大車市中的兩家——亞運村汽車市場和中聯汽車市場又相繼搬遷停業,讓北京車市一時間像進入了一個銷售真空期,但即使是在這樣的銷售淡季,車市上依然延續著上半年提車難的現象,有消費者抱怨說,即使交了錢買了車,也無法及時提到現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怪現象?
消費者抱怨:4月訂新車至今沒提到車
張先生在今年4月訂購了一款東風雪鐵龍凱旋轎車,可至今還沒有提到現車,他告訴記者,每次打電話給4S店,銷售代表都說現在貨源緊張,還要再等等。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提車要等數月的現象在當下的車市還是很普遍的,尤其是今年剛剛上市的新車,雖然都已經有至少三四個月的上市時間,但在北京真正提到新車開上路的消費者仍然寥寥無幾。
經銷商解釋
“現在就是沒車。
記者從一家北京廣州豐田4S店了解到,上市不到3個月的凱美瑞目前訂單數快突破500輛,交車日期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底。該店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現車供應特別緊張,一個月供應量不到10輛,所以消費者排隊的情況很難緩解。
華晨駿捷作為一款價格10萬元上下的家用轎車也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追捧,但上市已經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卻還是很難在大街上看到有駿捷在跑,北京方向華晨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大為感慨:“現在就是沒車!”記者在多家華晨4S店發現,除了展廳內的一兩輛展車外,整個4S店沒有駿捷的庫存。據了解,現在等著提車的消費者已經排到了11月底。新POLO自上個月上市以來也一直處于熱銷但沒有現車的狀態,訂單排到了10月份,1.6升排量的更為緊張。據了解,新POLO上市后的銷量是老款車的5倍-6倍。
此外,像東風本田思域、東風雪鐵龍凱旋、一汽大眾速騰等今年上市的新車也都在當下的銷售淡季里處在有市無車的狀態。
記者揭底
饑餓療法淡季餓過了頭
從去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盛行的“饑餓療法”已經讓很多消費者見識了汽車廠家的耐力和決心,而這一造成汽車市場供不應求假相的罪魁禍首在今年的淡季里依然大行其道,則讓人有饑餓過頭的感覺。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一些新近上市的新車,企業在上市之初并沒有確定產量大小,而是根據市場反饋信息以及市場需求大小來確定產量。因而前期產量及供貨量均較為保守,以致出現需要人們排隊提車的現象。以廣州豐田凱美瑞為例,現在北京的消費者可能要到12月份左右才能拿到現車。而東風雪鐵龍凱旋、寶馬3系等大都需要等到第四季度才能提車。
不過,有業內專家分析,這種在國內市場因饑餓療法而出現的提車難現象很難解決,因為廠家和商家調整產量和銷量有一個過程,再考慮到市場分散、資金短缺、供貨緊俏等諸多因素,消費者要想在訂購車之后幾天就提到現車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各地的旺銷或滯銷情況可能很不一致,廠家分配供貨也很難完全信息對稱。因此,目前汽車市場要擺脫提車排隊的現象,還需要時間。
經銷商親朋好友先行提車
張先生曾在一家4S店訂了一輛自動擋福克斯,銷售人員說一個月就能提車,但一個月后又告知張先生說現在來了一批車都是手動的,張先生又等了一個月,銷售人員卻告訴他這次來的車沒有張先生要的顏色,結果到現在3個多月了還沒提上車。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很多4S店在訂單銷售時都有加塞提車的現象,大都是被銷售人員的親戚朋友先把車提走了,普通消費者也不知道其中的具體細節,被蒙了也不知道。”
專家呼吁
新車到店的數量和順序應如實公開
有經銷商在訂車時推出一定的讓利優惠,比如贈送裝飾大禮什么的,消費者往往也按照銷售人員引導選擇。但如果提車時經銷商提出新的問題或要求,消費者就變得無從選擇。因此,有相關專家呼吁,各個品牌的經銷商應當把新車到店的數量和順序對消費者如實公開,也好讓訂車排隊的消費者等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