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撐近半年仍然沒有起色,一汽豐田旗下的大發品牌SUV特銳(TERIOS)選擇停產。由于主要生產豐田大發微車的合資公司一汽華利市場表現慘淡,一汽和豐田將重新部署微車生產,目前,新款的大發車型已經落戶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一汽吉林”)。
特銳停產
“特銳已經停產了,店內已經沒有車。”昨天,上海永達豐田、上海東昌豐田等多家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一汽豐田”)經銷商對記者表示。
在中國汽車協會的銷售報表上,一汽豐田的特銳最終停產日期在6月份,從6月份開始,特銳今年以來的全部產量被定格在287輛。“從下半年開始,除了零星的庫存之外,店內的展車幾乎都沒有了,廠家可能還有部分庫存。”上海永達豐田的經銷商對記者表示。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一汽豐田特銳的全年銷量僅為252輛,比去年同期下滑超過70%。
特銳是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銷售的小型SUV,由一汽旗下微車制造基地天津一汽華利于2003年開始導入生產,特銳是一汽集團引進日本豐田集團大發公司全套技術的小型SUV系列產品,搭載了具有世界頂尖技術的VVT-iK3發動機,排量1.3L的特銳是目前國內最小的SUV。
“特銳的停產的確非常可惜,特銳除了2004年銷量還差強人意之外,2005年銷量只有1000輛,今年居然不到300輛。一汽華利規劃的生產線是年生產3萬輛。”一汽集團的一位人士痛惜地說。
日本豐田大發在2002年一汽集團重組天津華利后,原計劃進行三期的產品引進,首期就是2003年引進的特銳,二期計劃于2005年開始實施。但是去年日本大發以中國微型車市場競爭激烈為由,停止了對華利的新車引進。
SUV市場在2004年一度因為車市低迷和油價持續攀升導致市場整體萎縮,但是今年以來,隨著車市逐漸轉暖,SUV市場開始一改往日的頹廢,今年1~7月份銷量同比增幅達到20%。
豐田微車生產重心轉移
由于生產特銳的一汽華利表現低迷,豐田汽車開始在中國重新謀劃新微車戰略。一汽和豐田大發正在努力把微車生產重心遷移到吉林省吉林市的一汽吉林。
“一汽吉林不僅僅生產微型商用車,還將生產微型轎車和其他車型。”上周,吉林市政府主管汽車工業的一位領導向記者透露。這個說法,記者在一汽吉林采訪時也獲得證實。據悉,包括大發旗下著名的微車Move系列以及MIRA、MAX等微轎都在一汽吉林計劃引進的車型之列,幾乎都是大發旗下的看家車型。
業內分析,一汽豐田此舉有明顯的“棄此取彼”的意思。
一汽華利也曾輝煌多時。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大發就與一汽華利前身天津汽車進行合作,開始在國內生產黃色“大發面的”,并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火遍大江南北。
2002年,一汽集團重組了天津汽車公司,其中包括夏利和華利。這兩個公司分別被改名一汽夏利和一汽華利。重組后,多年沒有在中國市場投放車型的日本大發向一汽華利投放SUV特銳。去年日本大發還計劃與一汽集團在天津成立合資公司,生產一系列的車型,其中就包括目前計劃要投放到一汽吉林的這款小型M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