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無意外,奇瑞將于近期與戴-克就小型車出口代工一事簽訂協議。一旦雙方實現聯手,業內預計,中國自主品牌將有可能確立其在全球小型車領域的優勢地位。
圖為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尹同耀與克萊斯勒集團總裁兼執行長Tom LaSorda
已成定局?
“戴-克(戴姆勒-克萊斯勒)正在和奇瑞商談為其代工生產并出口小型車一事。如果不出意外,雙方將在近期達成協議!睋槿耸客嘎,戴-克集團一位副總裁已就此事專程奔赴蕪湖進行最后談判。而奇瑞方面,也派出旗下國際公司領銜參與。
據了解,有關出口代工一事,奇瑞和戴-克的接觸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期間,戴-克也曾經找到過吉利。2005年上海車展,戴-克一位董事曾提起,集團正在考慮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建立中國轎車出口基地。但隨后,戴-克方面又否認了這一計劃。有分析認為,北美汽車巨頭之所以一直不愿公開與中國汽車生產企業的合作,主要是礙于美國敏感的政治神經,和強大的汽車工會勢力。
2004年,奇瑞開始與美國夢幻汽車公司商談成立合資公司,并將奇瑞汽車直接出口到北美市場!按耸略谝欢ǔ潭壬嫌绊懙狡嫒鹋c戴-克關于代工談判的積極性。”一位消息人士說。此后,合作一事一度被擱置。
關于與戴-克的合作進展奇瑞方面出言謹慎,一方面對記者得到消息表示驚奇,另一方面奇瑞某高層仍不愿正面回復:“奇瑞與外方合作的大門是一直敞開的,目前已經有了各種形式的合作,比如在整車設計開發上,與意大利、日本公司等合作;在發動機方面,與奧地利AVL公司合作等。”但據記者了解,由于目前奇瑞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耀尚在美國出差,因此與戴-克集團的代工協議要等其回國之后才能簽署。
以我為主
記者在蕪湖開發區看到,奇瑞第四期工程50萬輛產能的廠房已現雛形。據奇瑞內部人士透露,該工廠最快將于2007年底投入使用。因此可以預計,在奇瑞和戴-克代工協議簽署后,仍需相當長的時間進行零部件采購、生產流程和質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前期協調工作。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奇瑞和戴-克達成代工協議,戴-克將派駐技術專家入駐奇瑞,這將有利于奇瑞規范生產流程,提升生產制造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
與此同時,奇瑞一位內部人士興奮地記者說:“如果奇瑞與戴-克合作成行,足以表明國際大公司對中國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產品質量的認可。同時,奇瑞也將為國內自主品牌創造又一個‘以我為主’發展的新合作模式!
有消息稱,奇瑞與戴-克之間的合作目前僅限于代工,至于將來是否有可能進一步上升為合資,據奇瑞內部人士說:“我們仍將堅持獨立走自主品牌的道路,這是立身之本!
小車當道
“如果不能打敗敵人,那么就和他合作將他變為自己的朋友!毕氡剡@是戴-克在中國的發展思維。而有分析人士認為,被戴-克選為代工企業,對奇瑞有更深遠的意義:在國際汽車巨頭眼中,中國車企將成為未來小型車方面最具備優勢的競爭者。
早年,被譽為“產品愷撒”的盧茨還在主政克萊斯勒產品研發時,克萊斯勒曾經研發出一款小型車并準備大規模投放市場。當時,北美廠商的舉動引起了豐田汽車的警覺,為此豐田特意買來該款小型車,將其一一拆散,并召集旗下關系緊密的零部件供應商共同研究這款小型車是否會對豐田自身構成威脅。事后,豐田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廠商生產小型車在成本方面沒有絲毫優勢。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位負責人說,日本車企晚于歐美車企落戶中國市場的主要顧慮是,不想在“家門口”培養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但為了鞏固自己在全球小型車市場上的優勢,日本車企也開始加速在中國市場布局。
本田設立在廣州的出口生產基地去年已經出口約1萬輛小型車飛度(Fit)。據本田方面表示,雖然眼下在中國生產飛度的成本并不比在日本生產低,主要是因為本田的重建出口車型的配套體系,但長遠來看利益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戴-克借助奇瑞的部分配套基礎,希望能夠在小型車配套成本上更快見效。新華信分析師孫木子認為,從長遠看,戴-克與本田在中國設立出口生產基地的舉動將為自身小型車發展帶來優勢。同時有消息稱,大眾集團已經考慮將來在中國市場投放售價在4萬至6萬元之間的小型車FOX。
而跨國汽車巨頭的一致舉措,又將帶動中國小型車零部件配套群的發展。美國《商業周刊》在對中國制造業的調查中發現,中國企業的優勢并不在于勞動力成本優勢,而在于擁有強大的配套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