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清華大學和本田合作的研究項目上周發布了研究成果。這個針對CIVIC思域混合動力車油耗測試的研究項目是在北京的城市路況下進行的。試驗結果表明,CIVIC思域混合動力車在北京實際道路上比常規汽油車綜合節油效果達到38%。
東風本田CIVIC思域混合動力轎車(資料圖片)
研究成果固然令人矚目,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合作研究項目早在2006年8月份就已經啟動,而CIVIC思域混合動力車是上個月本田才在廣州車展上正式宣布上市的。由此看來,本田對于在中國銷售自己的混合動力車型其實也是“蓄謀已久”。
比本田更早“蓄謀”的自然是豐田。2005年底,豐田普銳斯在中國投產,成為豐田在日本本土以外第一款投產的混合動力車型。整整兩年,盡管普銳斯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各類統計數據中,基本可以被劃入“忽略不計”的范圍,但上個月開始實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普銳斯憑借“技術成熟”
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不需要進行準入審核的車型,豐田未雨綢繆搶先占領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策略也開始顯露出成果。
當環保情勢日益嚴峻以及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使混合動力技術成為全球車廠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兒時,盡管豐田在這個領域已經擁有很大優勢,但其余車廠也不得不迎頭趕上。兩個月前的東京車展期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福井威夫就表示,在小型車領域普及混合動力是本田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將CIVIC思域混合動力車型引入中國市場,在商業角度上,當然是本田向豐田展開的一次挑戰。但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仍不明朗的前提下,本田此舉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和豐田形成“合力”,畢竟做大做強這個市場,對每一個參與者都不乏好處。但現在的問題是,對于那些正準備在混合動力車型上尋求新突破的部分中國汽車企業來說,在日系兩強的夾擊之下,還能有多少喘息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