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籟本月亮相 后23計劃擬超四家對手
我們獨家獲悉,日產汽車選擇中國作為其全新一代旗艦中高級車的首發,日產全新一代天籟將在本月北京車展上亮相。
在過去的5年,東風日產已經成功將自己在中國汽車行業的位次上升2位,排到第七。這家雄心勃勃的新秀公司將在下月宣布他們的“后23計劃”(五年事業計劃),計劃再超越4家對手,進入前三。這意味著,現在排在前三到前六位的奇瑞汽車、廣州本田、一汽豐田,甚至包括上海大眾,都是東風日產要超越的目標。
要達到這一點,東風日產必須在中高級車市場更有作為。換言之,令前任東風有限總裁、東風日產的最高長官中村克己帶著遺憾離開的天籟車系,必須擔負起更重要的職責。
新天籟本月亮相
3月份,廣州本田才3個月的“新生兒”新雅閣以2.1萬輛的銷量把15個月連冠的凱美瑞拉下馬,中高級車市場的競爭已步入白熱化。正在這一當口,日產汽車要在北京車展期間推出全新一代天籟。
“老一代天籟已逐漸被競爭對手拉下不少,我們希望新天籟能夠一舉扭轉局面。”日產汽車對我們表示。
新天籟在北京全球首發,但國產估計要在今年年中,5月,新天籟將在日本本土率先上市。國產之后的新天籟除原2.3L發動機更換全新2.5L VQ發動機之外,在外觀、配置上都有較大升級,價位將和現有天籟保持在接近的區間內。
據悉,國產新天籟在設計上將借鑒日產在去年底東京車展上展出的Intima概念車的元素,這款中級概念車長、寬、高分別為4980mm、1840mm、1450mm,軸距為2825mm,從側面看,Intima整車比例接近天籟,但車頭比天籟更修長一些,同時采用全景天窗,以及左右對開門設計。Intima的很多元素都將成為日產未來中高級轎車的設計方向,而天籟就是其中之一。
據最新數據統計,2007年,東風日產的總銷量為271915輛,同比增長達33.6%,不過,其在中高級車市場的表現則稍遜風騷,天籟在2007年的總銷量為37803輛,平均每個月銷量3150輛,比2004年上市之初月均6000輛以上的銷量下滑近一半。
“這與雅閣的幾次降價以及2006年凱美瑞的上市有關。”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外,2004年上市的新天籟,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到了末期,和競爭對手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任勇表示,隨著新天籟的上市,這種局面將會改變。
被東風日產寄予厚望的新天籟,將和逍客并列為東風日產在2008年的兩款重點車型。據悉,東風日產在2008年產銷目標將在34萬到35萬輛左右,任勇并沒有透露新天籟具體銷量計劃的消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將比2007年的數字有大幅提升。
任勇透露,新天籟將在東風日產襄樊工廠生產,目前襄樊工廠的產能大約為10萬輛,根據日產的計劃,從今年下半年新天籟投產之后,東風日產襄樊工廠將實現滿負荷運轉,這在襄樊工廠還是第一次。也意味著新天籟的產量將比上一代天籟激增50%以上。
再超越四家對手
除了逍客和即將亮相的新天籟之外,東風日產備受矚目的“五年事業計劃”將在5月份正式宣布。
2003年組建的東風日產提出了“23計劃”,規劃了2003年到2008年的五年規劃,自2004年以來,東風日產4年之內銷量翻了4倍,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高達68%,利潤率也達到兩位數,已圓滿實現 “23計劃”的目標。
剛剛過去的2007年,東風日產市場占有率達到5.1%,行業內排名由第9名躍升至第7名。現在排在它前面的公司有上海通用、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奇瑞汽車、廣州本田、一汽豐田。
東風日產母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中村克己接受我們獨家專訪時透露,備受關注的東風日產的新五年事業計劃已制定完畢,會在下個月正式宣布。
東風日產總經理大谷俊明表示,按照新的“后23計劃”,未來五年將成為分水嶺,是決定東風日產能否進入中國乘用車第一陣營的關鍵時間段,他希望東風日產能躋身排名前三位的主流汽車廠家。
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五年,東風日產給自己制定了至少再超越4家對手的目標。
回顧“23計劃”實施的5年,東風日產雖然圓滿完成任務,但銷量最大的中高級車市場上,東風日產不無遺憾。尤其是原計劃要一展身手的老天籟,受競爭對手擠壓而沒有達到預期。業內人士指出,東風日產過去幾年推新車的頻率不高,推出的新車喜歡尋找市場縫隙,大多介于其他公司產品的兩個級別之間,比如TIIDA在中級車和小型車之間,天籟比雅閣和凱美瑞的尺寸也要大一號,這種特殊的策略利弊各呈,這更像跟隨者的靈巧謹慎的計謀,而缺乏領導市場的勇氣和霸氣。
而今年,東風日產一個明顯的策略轉變就是加大新車導入,但今年就可能有4款新車上市。新天籟能否在中高級車市場扳回一局,對 “后23計劃”至關重要。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任勇接受我們專訪時表示,“后23計劃”將在新車導入、產能改造、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內部運營管理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展開。2008年,作為“后23計劃”的開局之年,東風日產的產銷目標鎖定34.5萬輛。
任勇補充說,東風日產的未來目標是要成為一家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并能夠開發全系列車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廠商,所以,東風日產的“后23計劃”會把自主研發作為重點議題之一。但目前,東風日產在自主研發上還是一片空白,而上海大眾和廣州本田則已率先推出了自主新車和自主概念車。
此外,東風日產透露,“后23計劃”和“23計劃”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環保問題。在產能方面,2008年,東風日產花都工廠將建成36萬輛產能,連同襄樊工廠,東風日產的產能將達到4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