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馬自達6 新睿翼定位模糊/遭遇絆腳石
在新一代馬6更名睿翼之后,業界對于兩代馬6同堂銷售的做法頗感迷惑。“十一”前的最后幾個工作日,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于洪江在北京親自向記者道出了馬6兩代同堂的原委,并獨家向記者透露了睿翼的下一步產品規劃。專訪中,當記者質疑一汽馬自達產品線單一,只有馬6一個國產項目何以為繼時,于洪江坦率地感嘆:“我們現在是把一個馬6變成兩個賣啊!”
老馬6自降身價“沖鋒”
對于業內關于馬自達6自降身價沖量,有損馬6品牌的質疑之聲,甚至影響到睿翼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定位,但于洪江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獨家表示:“老馬6已經生產了5年,前期的建廠成本什么的早收回來了,現在的生產成本已經降到了更低的水平。”
此外,于洪江還透露了馬6的進一步市場戰略:“20萬元是一個檔,睿翼全部在20萬以上,老馬6在20萬以下,這就能區分開兩款產品的不同定位。”而且,記者還從一汽馬自達獨家獲悉,睿翼除了目前2.5升排量的產品外,還在計劃推出2.0升的車型,但定位仍會高端。
仔細關注一汽馬自達的人會發現,在新一代馬6更名睿翼鬧得沸沸揚揚之前,老馬6已經從年初開始進行了一場帶血的 “沖鋒”。原本只被小眾消費者關注的老馬6,突然銷量猛增40%,一路擠近B級車銷售的前四名,位列雅閣、凱美瑞、領馭之后,將天籟、銳志等強有力的競爭者一下拋于身后。然而,這種沖鋒的代價不菲,記者從北京市場了解到,原本20多萬元的馬6現在的價格已經跌到15萬元左右,而排量在2.0升和2.3升的全系車型售價都跌到20萬元以下。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表示:“B級車的標準,A級車的價格,當然賣得火了。”
睿翼“新老手”定位模糊
于洪江認為,國內將轎車市場劃分為公務和私用的模式已經過時,他列舉近年來的權威數據表示,目前中高級車購買者中,79%為個人用戶,僅有21%為單位用戶。從消費者購買行為來看,2007年中高級車中首次購車的消費者比例達到62%。基于此,市場劃分模式應該以駕駛經驗為標準,充分考慮新手和老手的使用需求,“因此我們對睿翼按照新手和老手的新模式進行市場細分。推出新手+老手的定位概念,在為老手提供高駕控性能的車的同時,也給新手提供易開、易停的車。”
然而,有不少一汽馬自達的授權經銷商對此表示了擔憂,“現在我們在給消費者推銷馬6的時候都是先跟他們講睿翼的優勢和高性能,一看到消費者對價格有些不滿或者對睿翼品牌產生疑惑的時候,就馬上把他們帶到老馬6這邊,說這就是睿翼的前一代產品,都是馬6而且價格很低,這種方法屢試不爽,所以兩代同堂有時候就把睿翼變成了陪襯。”而且,“新手+老手”的定位也令經銷商感到迷惑,一位一汽馬自達經銷商告訴記者:“新手+老手的定位太模糊了,有時都不好跟消費者解釋,因為這個概念太大了。”此外,業內專家還認為,馬6賣了四五年還那么火,主要是靠它的小眾定位,但如果睿翼正面加入到B級車的競爭,恐怕不會有這么好的運氣了。
“邊緣化”成睿翼絆腳石
“人家每次跟我說馬6賣得不錯,我的心情都很復雜,正因為是馬自達6定位運動小眾被邊緣化,人家才這么說,如果是雅閣、凱美瑞,每個月五六千的銷量不得急死啊。”于洪江此言一出,新馬6更名睿翼的求變之心已經昭然若揭,直面進軍主流B級車的白熱化競爭市場,已經成為睿翼與老馬6最不同的使命。
于洪江一再強調,從目前的情況看,馬6要想進入中高級轎車銷量三甲行列,“邊緣化”已成為最大的絆腳石,另類小眾的定位已讓老馬6沒有太多的上升空間,唯有進入主流的行列,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因此,睿翼新名的誕生以及“新手+老手”這一系列市場動作便應運而生。
今年來,第八代雅閣在廣州本田垂直換代上市,而廣豐凱美瑞也在幾周前推出09款,B級車市場大戰有愈演愈烈之勢,而睿翼此時入市顯然還沒有和“雅凱”直面競爭的優勢,如何超越馬6的運動口碑的小眾定位是一個更難解決的問題。因此,一汽馬自達在馬6另辟蹊徑逍遙多年后,選擇讓睿翼正面趟入主流B級車渾水,成敗幾何,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