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稱接軌國際 國內油價需下調900元/噸
隨著國際油價“高臺跳水”,國內成品油價從原先低于國際轉為超出,坊間希望政府下調成品油價的呼聲此起彼伏。業內機構近日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如果國內外成品油價現在實現接軌,則汽柴油出廠價理論上需分別下調898元/噸和692元/噸。
相關新聞:
油價進銷差大 五大國有石油集團全面促銷
國際油價暴跌 國內油價格為何遲遲不降
國內油價11月有望下調 但燃油稅難開征
3套零售油價下調方案報審 幅度0.4-0.9元
據易貿資訊提供的數據,9月29日至10月28日一個自然月里,國際三地(布倫特、米納斯、迪拜)原油加權月均價為76.61美元/桶,按照當月匯率均值6.83計算,三地加權原油國內到岸完稅價為4543元/噸。而取145元/噸的平均噸油加工成本為參考,對應的國內汽油的含稅出廠價為5586元/噸,柴油的含稅出廠價為5380元/噸。再以中石化全國汽柴油出廠均價為參考基數,如要和國際接軌,則國內汽柴油出廠價理論上分別有898元/噸和692元/噸的下調空間。
以93號汽油和0號柴油作參考,目前全國93號批發均價在6929元/噸,0號柴油批發均價在6096元/噸。假設和國際油價接軌后,國內汽柴油出廠價分別下調了898元/噸和692元/噸,則國內現行的批發價格只低于下調后的零售到位價34元/噸和198元/噸。
“可見,和下調后的批發到位價相比,國內汽柴油批發價尚有一定下探空間,預計國內批發市場還將繼續走低。”易貿資訊分析人士說。
記者了解到,上述數據是按照此前市場普遍推測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原油加成本法”計算得出的結果。2006年石油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包括的兩大內容之一就是,將成品油價由原來的與國際成品油價直接接軌,改為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上國內合理加工成本和適當利潤確定。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國際原油期貨市場油價已經創16個月來新低,而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依舊堅挺。在目前形勢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下調是大勢所趨,調價政策出臺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信息:國際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 創20個月來新低
由于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抑制國際原油需求的擔憂再度加劇,國際油價11日再度大幅下挫,紐約市場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創20個月來新低。
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08美元,收于每桶59.33美元,盤中還一度觸及每桶58.32美元的低點。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37美元,收于每桶55.71美元。
美國政府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的新車銷量創25年來新低,而失業率則達到6.5%,創14年來的新高。這些數據使得投資者對美國經濟進一步陷入衰退的擔憂加劇,成為導致當天國際油價再度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元當天對西方主要貨幣的匯率走高,也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