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話:吉利汽車危機震蕩中顯自信
日前,作為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V)的一部分,國家科技部與美國國務院、美國商務部在北京西苑飯店共同舉辦了第二次中美創新大會暨中美創新與產業化大會,向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提交成果文件。吉利集團作為唯一的中國汽車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
趙福全
趙福全結合自己在國內外汽車行業多年的實踐經驗,闡述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與現狀。目前,中國汽車產量尚處于美日之后,位居世界第三;汽車銷量僅次于美國,已成為世界第二。而且中國中產階層比例在持續增大,購車潛力相當巨大。按照樂觀估計,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即可與美國相當;即使是保守估計,2020年前中國也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梢哉f,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寶貴發展機遇。目前,世界主要汽車廠商均已進入中國,同時,自主品牌也占據了一席之地。不過,本土汽車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多數規模不足,加上受當前金融危機震蕩的影響,整合近在眼前,很多中小汽車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危機,中國自主品牌漸漸遇到發展瓶頸。自主品牌能否生存下來,是當前我們必須直面的根本問題。對此,趙福全認為,自主品牌雖然弱小,但完全能夠生存并崛起!當然,我們必須加緊努力,埋頭苦干,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他強調,自主品牌崛起的最關健因素還是創新和研發:創新決定了產品的競爭力,研發決定了產品成本、產品質量、以及對核心技術的掌握。中國汽車的崛起=低成本+高質量+核心技術。誰能做到,誰就能成功!
趙福全
趙福全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危機,吉利集團有著非常明確和清晰的定位,吉利把這次危機看作是寶貴的機遇,吉利已經提出在全球經濟的寒冬中“冬泳”,借助去年開始實施的戰略轉型的階段性成果,為新形勢下的競爭贏得先機。吉利已經制定了明確清晰的產品戰略規劃,到2010年,吉利全新的三大品牌系列、各種全新車型將按計劃陸續上市,將向公眾展示一個全新的吉利。
趙福全強調,吉利的自信源于自主研發,吉利從投身汽車工業開始就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努力掌握汽車核心技術。戰略轉型之后,吉利自主研發的步伐更快更穩。為了提升競爭力,吉利推行產品平臺戰略,在新老車型之間廣泛采用沿用件、在不同車型之間廣泛采用通用件,以加強規模效應,減少開發和采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并保證產品質量更易受控。根據吉利的總體規劃,到2015年將打造五大整車技術平臺、15個產品平臺,共可衍生40多款車型產品,還將打造6個發動機技術平臺、20余款發動機產品和7個變速器技術平臺、14款變速器產品。同時,吉利奉行能源多樣化戰略,包括優化傳統動力總成,開發混合動力技術、純電動車技術,并廣泛采用輕量化等節能環保技術。目前,吉利是中國唯一一家發動機和變速箱百分之百自給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未來吉利也將堅持動力總成自給。
本次大會由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馬林英先生主持,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先生和美國駐華大使Clark T. Randt, Jr.和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沙利文(Daniel S.Sullivan)分別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大會分三個版塊,分別討論以下三個議題:議題一,構建創新生態系統: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議題二,創新生態系統維護;議題三,技術轉化:私營經濟遠景和行業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