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5萬公里:燃油稅后用車的盈虧臨界點
以載重為4噸 百公里油耗為20升的貨車為例
年用油量 年繳養路費 年可行駛里程 年所繳燃油稅
10000升 8160元 5萬公里 7000元
12000升 8160元 6萬公里 8400元
16000升 8160元 8萬公里 11200元
20000升 8160元 10萬公里 14000元
間接降油價 油價還是高
醞釀了十年之久的油價稅費改革即將實施,業內人士認為,此舉雖間接降低了成品油價格,但是尚未與國際油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接軌,目前國內油價與國際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觀點1:國內油價再降兩元才“接軌”
昨晚,一位市場業內人士對成品油稅費改革初擬方案解析認為,實行價內征收,實際上是在間接降低國內油價,相當于汽油每升下降了0.80元,柴油每升下降了0.70元。
該人士也稱,國內油價仍比目前國際油價高。他表示,現行國內油價與90美元一桶的國際原油價水平大致相當,現在國際原油價已降至40多美元一桶。目前,成都地區93號汽油零售價為6.15元/升、0號柴油6.20元/升(不含每升0.05元的清潔劑費),按理說每升應該下降3元左右才能與國際油價水平相當,但只間接性每升下降了0.7-0.8元,還有兩元左右的差距。該人士表示,從征求意見稿中“國產陸上原油價格繼續實行與國際市場直接接軌,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堅持與國際市場有控制地間接接軌”也可以看出,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仍未完全接軌。
觀點2:成品油零售市場或有價格戰
據了解,從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出,國內成品油零售定價方式未改變,但對零售價格監管作了調整,將現行汽、柴油零售價允許在中準價基礎上上下浮動8%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且將上浮幅度縮小至4%左右,下降幅度則不作限制。由此可見,新的價格監管方式有利于引進市場競爭機制,一些市場人士認為,今后成品油零售經營者之間有可能展開比較激烈的價格戰競爭。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 需要中國特色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稅務總局5日公布了《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改革方案將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仔細研究這個征求意見稿,不難發現此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總體看,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這種中國特色,既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又著眼未來我國汽車社會發展,著眼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改革深入留下了空間。
這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總體思路是:規范政府收費行為,取消公路養路費等收費;在不提高現行成品油價格的前提下,提高現行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依法籌集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建設資金;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成品油價格。對比多年來各界對燃油稅實施方案的猜想,我們可以發現,這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充分顧及各方利益和可能的阻力,可行性更強,可操作性更強。
與此前大家熱議的新設燃油稅稅種截然不同,由于此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采取了提高已有成品油消費稅的辦法,既有利于簡化稅制,又有利于節約征稅成本。從時效上看,非常有利于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在短時間內實施;從實效上看,也完全能起到原來設想的燃油稅鼓勵節約、以稅代費的功能。
此外,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中國特色還體現在完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技巧上。2006年國家明確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實行有控制地間接接軌,這次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繼續堅持這個原則。據有關部門介紹,這主要基于以下考慮:近年來國際油價因受基金投機炒作等不正常因素影響,嚴重扭曲,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有控制地間接接軌,將避免國際市場油價大幅波動對國內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
征求意見稿中完善對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的機制也體現了很強的中國特色。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對于成品油價稅費改革這種牽動民生的重大政策調整,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廣大農民的利益和困難群體的利益,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