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廣泛關注的微型車行業驚現新格局
今朝收獲
當我們盤點今年1-10月微型車行業,上述企業的多年努力或“不作為”終于顯出效果。
目前,微型車行業已經形成新的格局:五菱領跑,長安跟進,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接近四分之三;其余企業即使是“跟跑”,也顯得踉踉蹌蹌。
一度豪情萬丈的哈飛已現出疲憊不堪、力不從心的頹勢;而曾經的“微面王”——昌河已經掉隊,也可以說是潰不成軍;這也使兩家企業的主管部門“著力打造微型汽車‘航母’”的設想成為南柯一夢。其他微型車企業除東風小康以外,每月三四千輛的銷量只能算小打小鬧,難成氣候。
顯然,微型車行業今日之格局,早在5年前的布局階段就確定了。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執行力,決定了各企業截然不同的命運。
先說曾經保持多年“微車之王”稱號的長安,一方面在長安鈴木、長安福特馬自達兩大轎車合資項目之外,還上馬了自主品牌的轎車,客觀上分散了企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中高端微型客車——CM8沒有達到市場預期,影響了企業在微型車事業的發展。雖然長安集團一再強調“微車為本”,但市場份額還是從40%掉到30%以下。
如果說長安的變化主要是市場份額的下滑,那么,哈飛和昌河的失誤則是致命的。
在中航科工層面上,往往偏愛最簡單的“加法”運算,沉醉于哈飛與昌河產銷量之和“如何如何”,缺乏真正有效的企業間整合,也許根本沒有能力進行這種整合。
到了企業層面,哈飛與昌河都面臨著:一邊要著力發展轎車事業,以應對合資的、自主的等等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一邊還要努力確保微型車這個企業盈利來源,不得不疲于奔命地“兩頭作戰”,最后是顧此失彼、雞飛蛋打。之后,兩家企業不斷陷入“重組無望”、“合資未果”、分網并網等各種各樣的緋聞當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企業從里到外、員工從上到下早已“散了魂”。
今年1-10月,哈飛與昌河累計銷量不足16萬輛,市場份額只有15.3%。
形成對照的是,今年1-10月,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車銷量超過50萬輛,市場占有率近46%,在微型車行業穩坐頭把交椅。
自2002年實現“中中外”合資以來,上汽通用五菱在產銷量上大跨步:從2002年的14萬輛,到2007年的55萬輛。在今年10月底的“五菱五十周年慶典儀式”上,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公司西部二期工廠竣工,企業整車產能達到90萬輛。另據了解,隨著該公司青島基地發動機項目即將建成,上汽通用五菱可以實現年產70萬臺發動機的能力,在微型車領域遙遙領先。
從現有數據看,一汽、東風在微型車發展上仍沒有多大建樹,也許這正是兩大集團在產銷量上落后于上汽的根本原因。
現在,微型車行業格局“初定”:五菱領跑,長安跟進,其他企業前景難料?梢姡绻募移髽I仍然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附表:
1-10月主要微型車企業銷量
五菱 507356 45.9%
長安 314349 28.5%
哈飛 116588 11.6%
小康 83109 7.5%
昌河 41334 3.7%
佳寶 31970 2.9%
總計 1094706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