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周若洪解析油價 93#或4.9-6.5元間
針對今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以及燃油稅政策即將推出等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石化咨詢公司副總工程師首席分析師周若洪先生。以下為專訪實錄:
相關新聞:
油價稅改調查 十款主流車油費變化(組圖)
發改委:含稅油價更低 02年3.2元是目標?
油價稅改征求意見稿出臺 元旦起汽油收1元/升(專題)
成品油定價機制:與三地油價接軌10天一調
各機構多方測算 09年成品油價下調約13%!
國際油價急挫逼近40美元 04年12月來最低
主持人:今年以來的國際油價是如何變化的?
周若洪:今年以來,國際油價經歷了由暴漲到暴跌的巨變。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例,月均價格從1月份的92美元/桶上漲到7月份的133.2美元/桶,之后一路下跌到11月份的52.5美元/桶,目前已跌破50美元/桶。
2008年1-11月份布倫特油價變動情況:
月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布倫特油價 92 95 103.7 109 122.7 132.4 133.2 113 98.1 71.9 52.5
(美元/桶)
主持人:目前很多網友反映,現行油價太高,用車很有負擔。您如何看待現在的油價?
周若洪:目前成品油價格仍實行政府根據國際市場價格制定的宏觀調控指導價,生產企業是執行這一價格,政府在調整成品油價格時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觀經濟、CPI等多方面的影響。執行新的定價機制后將會更及時反映國際、國內市場價格狀況。
主持人:請問周總,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怎樣的,由哪幾部分組成?
周若洪:我國目前采用的定價機制其實早在06年3月就已確定,是參考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取布倫特、米納斯、迪拜這三種原油為平均價格,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基礎油價。但是由于國家宏觀政策調控等很多其他的原因,沒有完全按照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調整。
主持人:這次我們看到準備出臺燃油稅,進行了公示,目前在網上反映比較多的意見是能否先把油價降下來,再慢慢調整燃油稅,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理解?
周若洪:現在看來,燃油稅和降油價基本上會同時進行,原來有很多傳聞說12月份,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最大可能明年初燃油稅改革和油價調整同時進行。按上面講的計價公式,從目前的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看,不出意外的話,調整后的價格即使加上以消費稅名義代替的燃油稅也會低于目前的油價。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周總,中長期來看,國際原油價格能維持在什么樣的水平是比較穩定的呢?
周若洪:中長期穩定的水平不太好說,而且現在也沒有很好的可以預測比較準確的一個數字。但從目前來看石油價格的金融屬性被極大地擠掉了,50-60美元/桶,或者更高一點也許是未來油價的一個基準價格,可能圍繞這個基準價格上下波動。
主持人:油價對中國廣大的車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國家燃油價格定價機制的變化,國際油價的變化會直接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下浮動。您是專業研究價格的,從中長期來看(近一兩年),國內汽油價格會維持在什么樣的水平上?
周若洪:燃油稅調整之后,具體的還是要按照前面說過的計算辦法。比如按原油50美元/桶計算,加上平均成本、稅等,93#汽油約5.6元/升左右。
主持人:但是中長期費改稅之后,中國消費者使用汽油的價格大概會維持在什么樣的區間上?4-6元或者是5-8元,會有這樣的區間嗎?消費者關心的是,燃油稅改革之后,如果將來燃油價格是逐步下降,這是最希望看到的。
周若洪:這個區間應該取決于國際油價。如果國際油價在40-70美元桶之間,則以93#汽油價格大致會維持在4.9–6.5 元/升之間。說明一下,我們現在再談油價應該是含燃油稅(調整后的消費稅)的價格了。燃油稅的改革和現在征收的養路費不同,過去你用多用少都一樣,改革后用得很多,排量很大,就多付一些。燃油稅的目的是這樣的,這是此次調整最大的亮點。
主持人:剛才周總說到短期和長期的關系,長期來看油價還是稀缺的。因為我國現在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了,越來越受國際市場影響,我們老喊和國際市場接軌,但是因為國情的一些原因,走的步伐不敢太快,但是事實上不得不接軌,所以我們也希望盡快和國際接軌,這樣能夠反映能源稀缺性,促進國內的節能減排。
周若洪:對,石油資源是稀缺的,價格應該反映能源的稀缺性。還要說明一點,很多人有誤區,現在媒體所談到的油價,基本是期貨市場價格,并不是企業實際加工的價格,這有往往會有延遲。油價向上走的時候,企業實際加工價格通常低于期貨價格,油價向下走的時候企業實際加工價格會高于期貨價格。
主持人:燃油稅政策預計明年1月1日開始實行,這些對我們汽車企業都有影響,那么對石油石化行業有什么影響?
周若洪:按目前的價內稅的征收方法計算,會增加石化行業有關的稅賦,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企業效益。除此之外,由于燃油稅在生產環節征收可能會使走私現象抬頭,從而也會對國內市場供應和價格造成沖擊,這也增加了市場管理的難度。
主持人:國家在出臺這個政策之前,更要加大防范走私成品油的力度。推出燃油稅政策之后,對中石化的利潤方面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周若洪:目前看來應該是負面影響多一些。
主持人:中國石化今年的煉油效益情況怎樣?
周若洪: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石油需求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而中石化的原油加工是以進口原油為主,其中外采原油占總加工量的80%以上。由于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仍實行政府宏觀調控,從2004年開始的國際油價持續攀升,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與進口原油價格長期倒掛。中石化煉油業務已連續5年承受著巨額政策性虧損,今年情況尤為嚴重,雖然政府于6月20日適當上調了成品油價格,但調價后的成品油價格在今年前9個月依然倒掛。
據初步統計,今年以來,高于調價時的油價天數長達282天,其中月均最高價差倒掛超過60美元/桶(相當于3000元/噸),1-9月份中石化煉油業務在扣除財政補貼后仍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中石化在過去的生產經營中依舊認真履行國有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從大局出發,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全力保證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抗震救災、“三夏”、奧運、“三秋”用油的穩定供應。從中石化角度來說,煉油板塊虧損這么多,主要是政策性虧損,并不是經營上的問題。目前的市場油價并不是企業自己定的,還是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指導價格,企業是執行這一價格。
主持人:中國石化原油加工成本目前仍處于高位的原因是什么?
周若洪:由于中石化加工的原油以外采為主,考慮到海運時間等因素,進口原油通常需要提前3個月左右采購,按國際慣例,采購價格則是在原油到岸前2個月左右確定(如DME計價方式)。由于進口原油采購存在一定的“結算期”,當油價持續上漲時,原油加工成本會低于當期油價;反之,當油價下跌時,原油加工成本則高于當期油價。目前中石化加工的原油價格大約相當于9月份前后的國際油價,原油加工成本仍處于較高水平。
為保證國內成品油供應穩定,中石化每個月都需要保持穩定的原油進口,同時維持一定的庫存規模。尤其是上半年,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成品油需求大增,由于油價倒掛十分嚴重,地方煉油企業紛紛停產減產,成品油供需緊張的矛盾突出。中石化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增加進口、增產成品油,保持了較高的庫存水平。在需求旺盛、油價持續上漲的上半年,這部分庫存在保證國內成品油供應穩定和長期低價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受危機影響,下半年油價迅速降低,中石化又不得不消化高成本庫存,這也是造成目前中石化加工原油成本偏高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點,由于油價倒掛煉油出現的巨額虧損,造成中石化自有資金不足,不得不依靠增加銀行貸款平衡資金。10月末集團公司帶息負債比年初上升36%,財務費用大幅上升,也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主持人:今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中石化煉油業務是否效益大幅增加?
周若洪:從上面談的幾方面來看,受外購原油比例高、進口原油計價期和消化高庫存成本以及財務費用大幅增加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盡管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落,中石化煉油業務虧損有所減少,但尚未擺脫虧損局面,更不會出現大幅盈利的狀況。
主持人:現在的油價是在期貨140美元以上定的國內油價嗎?
周若洪:不是,是以相當于83.5美元/桶的原油價格。
主持人:以前我們說油價高了,其實是沒有真正的理解油價基準是多少。網友天天看媒體報道上漲到了140美元,147美元,大家都看到漲這么高了!現在大家覺得變成了40多美元了,油價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周若洪:現在執行的價格是在6月份油價處于很最高位時公布的,所以很多人以為是以那候的價格作為基準的,其實是相當于83.5美元/桶的原油價格。還是如前面所說的企業只是執行政府制定的價格。
主持人:今天我們在說這個內容,明年再來談這個內容,大家就有很多例子說燃油稅實施之后到底是賺還是賠了。
周若洪: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計算方法。我看主要是根據用油多少,用油量大,比如排量大的車和行駛里程多的,肯定要多付出一些;用油量小的,比如一般的家庭用車和小排量的車,相對會少一些。
主持人:小排量是受益者,大排量的人也不太在乎這些錢了,因為達到那個消費水平了。
周若洪:其實關于這點來說,消費和收入應該是相當的。另外從石油資源來說,今年以來資源性的產品都在漲價,因為資源就是這樣,地球上就是這么多。而且石油還是需要上億年才能形成的,需要非常復雜的環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用一點少一點,所以以前那個低油價時代不會再有了。即使油價跌下去,也是暫時的,那也是因為慣性。
主持人:最近花旗等等都在預測明年石油價格,大家總的看法不太統一,總的來說明年油價不會高于今年83.5的定價水平,這說明我們消費者使用汽油的價格在明年沒有大幅度調整的可能性?
周若洪: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原油價格不高于83.5美元/桶,有這個可能性。
非常感謝周若洪先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