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燃油稅改革幕后 整理材料超5萬字/天
于是他們就向部里請示,更多的地方領導則以個人身份向我們打探消息。
其實那個時候,我們年年也是一頭霧水哦!你想,國家的態度如果不明確,我們不也只能在辦公室里亂轉圈?
記者:您提前知道燃油稅方案要出臺嗎?
譚:每年年末歲初我們都要對領導的態度進行揣摩和判斷。
我和同事們研究相關部委領導的談話,以及涉及這個問題的相關社會背景。
前幾年由于油價一路走高,我的判斷是燃油稅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年初油價更高,我當時和同事們說,今年估計又沒戲了,因為如果啟動改革的話車主的負擔太大,國家不大可能這么做。
誰知道今年下半年來了金融危機,10月份以后國際油價就大幅下挫呢?呵呵,我今年看走了眼嘍!
消息披露
的哥頻頻打電話“打聽小道消息”
畫外音
盡管年初“看走了眼”,但是油價下挫后,譚工還是明確判斷出今年改革提速的意向。
相關方面公布消息后,作為交通部的專家,譚工更是哭笑不得——以往干征稽員的許多親戚朋友,甚至連出租車司機都紛紛致電給他“打聽小道消息”,希望他能給指條“明道”。
記者:財政部相關領導在11月下旬“無意”間向媒體透露的消息,后來迅速發酵。
這個消息公布后,你在生活中是不是接到了很多“求助電話”?
譚:呵呵,和你判斷的差不多吧!武漢的一個親戚打電話給我時,顯得非常著急,問我以后怎么辦?
一些地方的交通行業領導也給我打電話問人員的問題怎么解決?甚至連出租車司機都打電話給我,問我燃油稅后油價更高了怎么營運、有沒有補助什么的……
記者:那你怎么“勸”他們呢?
譚:那也沒什么,我不亂方寸。
對那些恐怕失去工作的征稽員,我勸他們不要胡亂托關系、找后門想調出部門,因為這樣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對于那些出租車司機的電話,我耐心地告訴他們,方案最后是要降油價,不是漲價,如果真有意外政府的補助也會進一步加大。
那些地方領導有關人員的解決問題,我告訴他們,我們已經向國務院上報了行業內存在的問題,相信國家下一步會有解決問題的統一規劃。
意見征集
挑燈夜戰每天整理材料超5萬字
畫外音
國務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時,譚工正在安徽調研。接到相關方面指令后,他迅速處理好手頭的工作,立即匆匆忙忙趕回北京參與方案的意見征集工作。
記者:作為此項改革的參與專家之一,這些日子應該是你印象最深的一段時間吧?
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時,我正在安徽調研工作。我是連夜接到有關部門指令,匆忙返回北京的。
之前,我們單位有5名專家已經被調到國家發改委,參與整理公開征集的社會意見。我在后方做些配合性工作。
任務很繁重,同事每天傳給我的整理過的資料,就多達5萬字。每到晚上,整個交通部規劃研究院真可謂燈火通明,挑燈夜戰啊!
我注意到,有些社會意見提得很尖銳,我個人也認為這些尖銳的意見,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記者:你認為這些尖銳的意見中,哪個最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譚:比如,在征求意見稿中,關于二級公路收費站處理問題上,用的表述是:“逐步取消”。
這讓我想起了15年燃油稅的爭論中,我們一貫用的那個詞“擇機開征”。有人就犀利地提出說,這個“逐步”是多長時間?是不是也有一個很漫長的“15年”呢?
新聞背景
油價稅費改革15年
醞釀
1994年1月
海南在全國率先“四費合一”,改為只征收機動車輛燃油附加費。這被認為是我國燃油稅費改革的起點。
提出
1997年7月
國家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首次提出“公路養路費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費的辦法”。
接軌
2001年10月17日
中國開始實行新的石油價格接軌辦法。
通知
2007年6月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適時出臺燃油稅。
征集
2008年12月5日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開征
2009年1月1日開征燃油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