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出招練內功 不裁員反加薪留人才過冬
“我已離開原來的汽車公司,和幾位朋友合伙經營汽車配件了。”“今年年底,我們將縮減人員20%。”“我們已經降低了新員工薪水,明年也不再計劃招聘新員工。”
經濟遇冷,車市也受到沖擊。
在國際汽車巨頭面臨困境不得不裁員的時候,今年車市首現負增長的我省,不少汽車企業也開始了減人計劃。但也有車企“反其道而行之”,把冬天看成淘人才、練內功的好機會。他們認為,困難時候一起度過,這樣員工會更團結。
三類人最易被淘汰
“全球金融風暴,我們也不能獨善其身。”經營著省內多家汽車4S店的魏先生表示,從11月開始,他們裁員了,先是清退一些富余臨時人員。但從這個月開始,他們裁減了十多位正式員工。
一些車企還縮減了明年的招聘計劃。王女士是省內一家大型車企的人力資源總監,她說,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到各大院校招聘大學生,并制定明年開春的新員工招聘計劃,但目前他們沒有這樣的計劃了,不少大學生投遞來的簡歷,他們正準備退回去。
“我已離開原來的汽車公司……”記者的手機短信里,類似的短信已有好幾條。據了解,除了一些車企裁員引發汽車人才被動流動,還有一部分汽車人才主動流動。
魏剛就是這樣的汽車人才,他原來是一家4S店的部門經理,因今年公司效益不好,他原來的薪資標準沒能兌現。不久前,趁公司被轉讓之際,他和幾位同事一起離開了汽車公司,轉而自主創業,幾人合伙開辦了一家汽車服務公司。
據了解,本輪金融危機中,跨國集團裁減的員工多是原本收入頗豐的白領或熟練工人。但我省目前汽車企業裁減的員工都是一些技術單一的初級工、剛上崗的新員工和一些富余臨時人員。
“我們需要縮減成本,一些復合性人才可以一個人頂兩個甚至三個崗位,不會被裁員。”業內人士表示,高層次人才也不會輕易被裁員,因為這些人往往是企業的技術核心。但車企里技術平平的初級工和技術單一的技術人員,還有一些工作并不努力的員工,往往容易被公司裁減。像初級工或臨時工都只在生意興旺時需要,他們在企業中也多是幫手的角色。一旦遇到危機,自然最先被裁。
給出色員工加獎金,有魄力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裁員是不少企業最先采取的縮減成本手段。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這個時候,也有一些汽車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把這個冬天看成淘人才、練內功的好機會。
“我們降低了工作年限兩年內的新員工的薪資水平,如貼膜工原來每月可以有3000元工資,但現在降到2500元。洗車工的工資也有所降低,為的是一起渡過難關。”一家汽車服務店的經理表示,現在生意清淡,通過降低一部分薪資,可以保住更多人的飯碗,同時,他們還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培訓,強健企業自身體魄,為了可以順利“過冬”。
也有的企業則“打擊平庸、鼓勵拔尖”。“我們對一些業績平平的員工縮減工資,但對一些表現出色的員工進行獎勵,比如增加了獎金額度。”陳先生是一家汽車集團的副總裁,他表示,這類獎勵措施在經濟不景氣時非常關鍵。如果你不做,其他企業就會挖墻腳。這樣的辦法可以避免好的人才流失,而一些平庸的人才則可以促動他自由流動或更好地進步。
這個時候也成為不少車企淘到汽車好人才的機會。杭州一家新興汽車服務企業最近就連連淘到好幾位汽車高層次人才。據了解,當部分車企贏利水平下降時,一些原本不流動的高層次人才會因擔憂前景而流動。這個時候淘人才,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是很難得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