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堅冰破 兩大國有石油企業“戰上海”
自2009年1月1日零時起,中石化在上海地區的44家加油站會將0號柴油每升降0.35元,93號汽油和90號汽油每升各降0.35元和0.25元。降價后,要比中石油各加油站的同類品種低0.05元。本報記者計算,相比此前,中石化90號汽油、93號汽油和0號柴油分別比以前低7.52%、6.9%和7.2%。
中石化上海現有500多座運營加油站,因此這次降價的44家加油站僅占其總份額的不到8%。中石化透露,此次降價地區較散,“比如在上海的黃浦、靜安等市中心會有幾座,但郊區也會有不少。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們都布局在中石油的附近。”
新機制有利于競爭
12月19日,我國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啟動為低迷銷售期的中國成品油市場帶來了降價空間,競爭也將更加充分。
與以往不同,新機制也意味著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將會發生很大調整。它可分為兩層含義來理解。第一,是由中國政府——即發改委制定和調整成品油出廠價,出廠價的變動將會引起成品油零售價的變化。
其次,在發改委調整價格后,我國各地都有一個最高零售汽柴油價,企業可以在最高零售價格之下自由調價。
“最高零售價格由出廠價格和流通環節差價構成,下調油價政府并不管。”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主任姚達明曾對記者表示,“如果全國各地都調價,當然是一件好事。”
這一周內,中石油不僅調整了上海地區的零售價,在福建及河北廊坊都有不同幅度的降價,中石化也在重慶和武漢松動了價格。
雖然此前我國政府也允許成品油零售企業下調成品油價,但從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升,為控制CPI及考慮各方承受力,發改委嚴格掌握著成品油價,且企業自行下調成品油價的意愿不強,所以很難看到零售加油站特別是國有所屬加油站的降價。
而今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降低之后,無論是民營、國有加油站都加入了調價陣營之中,但國有加油站的調價多集中一些二級或者非省會城市。隨著上海地區加油站的降價,未來一些核心城市的成品油零售市場爭奪也將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