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材料的發展是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面。材料是汽車質量保障的基礎,在研制更經濟、更安全和更輕便的汽車中,是關鍵的一環。這幾年,鋁合金、高強度鋼、合成塑料和陶瓷在某些應用領域中,已經成為相互競爭的對手。鋁合金是汽車上應用得最快最廣的輕金屬,其中的關鍵在于鋁合金本身的性能。目前車用鋁合金已經達到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的要求,因此鋁合金車圈已經廣泛使用,鋁合金發動機也屢屢出現。現在鈦合金材料也將加到里面來。
華格納教授(Prof. Dr. Lothar Wagner)服務于德國布蘭登堡邦Cottbus大學的輕建材研究中心(簡稱PantaRhei),日前獲得日本Honda汽車公司3萬歐元的“德國創意獎金“(German Initiation Grants),支持他最新的鈦合金研究計劃,用以減輕汽車重量。
鈦合金應用在飛機結構制造已有很長的歷史,但由于它的價格昂貴,所以至今并未延伸于汽車制造上。美國TIMET公司出產的LCB鈦合金材料價格明顯較通用的飛機材料低,華格納教授運用其研究汽車組件:如避震系統的制造,可以減輕50%的重量。不僅如此,研發出來的彈性鈦合金相對于避震器慣用的鋼材料,能以較少的螺旋和尺寸產生一樣的抗震強度,而且,鈦合金不易生銹,可以省去一般的表面防銹處理,優點多多。
PantaRhei的主要任務在測試新興材料并從事材料的改良,以鈦合金為例,他們利用熱處理改變其形狀來使新材料的結構臻于理想,隨后,繼續進行如彈性疲乏測試、表面特殊防蝕處理等試驗。
Honda汽車公司計劃和有創意的德國大學進行長期合作,如果汽車鈦合金的合作成果良好,該公司將合約延長2-3年,華格納教授希望能夠用研究成果說服他的研究投資者。華格納教授有信心將他的新興材料帶進Honda工廠的輸送帶。
即使汽車鈦合金價格比飛機材料低廉,但是應用在一般的汽車上,恐怕還是太過昂貴,因此預計高級車種和賽車是最先采用的對象!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