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外觀方面前臉及尾部都有顯著的不同,但由于車身尺寸和線條完全一致,因此還是很難將國產206和C2的的定位完全區分開來,這種A0級的小車注定只能以單身年輕客戶為主,因此,它們的定位勢必要發生沖突。 為何PSA集團明知兩者定位沖突依然要堅持推出換湯不換藥的東風雪鐵龍C2呢?筆者以為,東雪C2是對標致206的一種補充。東風雪鐵龍在經濟型車市場已經很久沒有推出新的產品,僅針對該品牌而言,在這一塊市場形成了一定的空白,然而引進新的車型,費用高不說,雪鐵龍旗下也沒有太多合適國內經濟型車市場的車型,原版C2內部空間比206還小,肯定無法適應國內市場。而已經在東風標致生產的206,因為個性鮮明,也會造成市場面較窄的問題,容易流失客戶,而不同風格的國產C2可以起到補充的作用,不論選國產206還是C2,對于整個PSA集團而言,利益都是得到保障的,對于PSA集團在國內的合資方東風汽車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這種帶有一定“忽悠”性質的行為,卻很容易受到非議。國內汽車廠商研發能力普遍較弱,全新車型的開發基本僅限于幾家民族品牌,而更多的只是外形的稍加改動,換個大燈、改個前臉之類的,所謂的改款車居多,這是很有中國特色的,而像國產C2和206這樣同一款車型掛著不同的品牌生產銷售的,還是少數。在國際上,同樣也有同一款車掛不同品牌銷售的現象,這是為了不同地區不同市場的需要,比如韓國大宇旅行家,在中國掛的是別克商標,而在加拿大,則是雪佛蘭商標,而在日本則掛起了鈴木商標,但是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同是掛不同品牌銷售的并不多見。東風雪鐵龍打開的這種新的模式,能否適應國內市場還不好說。 國產C2和206,都具有出色的底盤、動力強勁的發動機等,在小型車中各方面均是可圈可點,C2聯合206勢必將更有作為。兩者的定價基本一致,不過由于206上市已有半年多,市場優惠很大,而剛剛上市的C2,恐怕在短短的幾個月內也會馬上跟進相等的優惠幅度,它們最終的市場價格同樣會相當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