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銘:這個設計并不是說隨便找一個人做就可以了,它是這個范圍里面的時尚,如果我們脫離了大眾的話也不能算是時尚。
主持人:很多流程占了降成本的空間。降成本并不是減少質量的層面,德國人是不能接受降低質量的。
記者:對于大眾這樣一個在國際上有影響的企業,盡管銷量不是最理想,但是在中國的消費者當中始終是一個牌子,無論是用戶也好,還是潛在用戶也好,在這方面后的較量還是品牌形象。斯柯達包裝和理念的傳遞需要重新定位。商品是什么概念,就是交換的概念,以前大眾的價值是貨真價實的,我不否認這個產品跟日系和韓系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記者:德國企業的風格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世界杯里面就可以看到德國也在變,為什么整個世界杯在德國上下形成新的感覺,給德國人上了一課,德國的企業并不是如果貨好就可以等著人來買。
記者:德國人是在變,但是我們要尊重這個規律,在方法上也要保持這個風格。
記者:首先在新聞傳播的時候非常尊重所謂的規矩,這種規矩還是要存在的,但是可以改變。
主持人:我們不要向通用學習,我們要做出我們的差異化。
記者:整個改變就是去年大眾比較古板,今年是新氣象。
蘇偉銘:這幾年還是有一點進步,沿著這個方向走,任何一個企業文化的改變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侯小軍:大眾集團中國2006年整年的銷售目標是60萬輛,上半年是34萬輛,是不是不太看好后半年?
蘇偉銘:我必須要踏踏實實的走,這么說吧,我們有機會,對你們來說,是給你們一個訊息,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個數字還是比較保守,我看整個市場,如果市場繼續好的話,就是這些新車型到市場以后,能不能保證消費者接受這樣的車型,做成功。
主持人:大眾在中國的系統比較龐大,南北大眾完成改變的時間都需要比較長。
蘇偉銘:我們要改變我們的經銷商,要對他們進行培訓。
記者:很多廠商對培訓這一塊還是比較重視的。
蘇偉銘:我們要改組的涉及到企業全部的流程,從采購到生產到物流,在中國面對壓力的時候是最好改革的時候,但是改革是需要逐步逐步地改,也許情況不可能馬上變好,對消費者有一點不公平,但是我們改革的方向一定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