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專訪賈新光:變了味的燃油稅原創
PCauto:您對上南合作是怎樣看待的?南京現在已經開始生產桑塔納3000,是不是意味著南京已經成為了上汽的代工廠?
賈新光:現在已經沒有南京汽車工業一說。南京的工廠就是上汽的工廠。南汽已經成為上汽100%的子公司。
PCauto:兩大企業合并后磨合的過程大概需要多久?
賈新光:用國外的經驗來說,處理上汽和南汽這樣的關系,可以采取一個集團,兩個品牌相對獨立運營的做法。比如福特和路虎、馬自達等的關系,并不是兼并和消滅,而是在大集團的統一運作下,相對獨立的進行品牌運作。所以現在經過上汽整合后,南汽已經不存在了,相關的幾個品牌則歸入了上汽旗下。
PCauto:上南合作已經初步成功。目前東風與哈飛的合作正在洽談中。這樣的一些合作項目,在中國是否會越來越多?
賈新光:這樣的一些合作實際上不會很多。聯合是為了一定的目的。像一汽在80年代收購了一批汽車企業,但那些僅僅是政府性質的合并,但對企業的發展來說并不是必須的。現在的兼并,是由于需要。包括產品、生產能力,以及像雷諾和日產這樣的整合性合并,它們有著同樣的產品體系,進行共同開發、共用平臺、共同采購等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所以今后的合并是那些有目的、有實效的合并。所以今后可供挑選、有價值的聯合并不會很多。
中國汽車工業評論專家 賈新光
PCauto:這樣的一種聯合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是否更有幫助?
賈新光:現在國家希望汽車工業盡量做大做強。甚至三大汽車集團之間的聯合也并非不可能。另外地方汽車工業的問題比較大。上海汽車是地方工業,但通過全國范圍的兼并整合,實際上也屬于全國性的汽車集團;一汽和東風屬于全國性的汽車集團,它們在國內的發展比較拗放得開。南京汽車工業之所以不行,就在其地方局限性。它無法將資金向外轉移,否則將影響南京的稅收;同時外地資金也進不來。所以今后地方汽車工業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比如北京汽車工業,也面臨這些問題,它缺少資金,但也無法到外地發展,也不便與其它企業聯合。此外小企業的發展需要看其生存價值。
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現在已不是單靠價格就能掙得市場的時代。需要依靠技術、營銷能力和很好的人才。小企業在這些方面的劣勢,將使它們逐步退出市場。而它們是否值得兼并,就要看大企業是否需要它們的資源。所以我認為,小企業并不是國家關注的焦點,大企業之間的聯合才是國家希望得到的結果。但國內大企業經過整合,其規模在國際上仍然比較小。在國際上,年產五到六百萬輛的企業才具有競爭力。所以中國汽車工業如果真想提高競爭實力,應當通過四到五個年產百萬輛的平臺的組成,來完善產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