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本人先后開過三輛富康轎車,在跑汽車的記者圈里,大概也應算得上“鐵桿富康”了,能夠有機會訪問富康的故鄉,記者很是欣慰。
觀音之舞
這天是星期一,記者終于在巴黎的街頭嘗到了堵車的滋味,整整十多分鐘過去,記者乘坐的汽車沒有向前移動一米,“嘀嘀嘀……”巴黎街頭竟然響起了煩躁刺耳的喇叭聲——這可太罕見了,不要說在歐洲,就是在國內,記者已經養成輕意不按剌叭的習慣。眼看預約采訪時間要到了,望著幾百米外高高矗立著的“雪鐵龍人字標”,訪問團團長陳宏聲先生一聲令下:“我們走過去!”結果,十幾位中國記者在巴黎街頭上演了一幕“急行軍”。
伴著明麗的陽光,記者走進雪鐵龍設在奧內的汽車生產基地。草坡地碩大的月季花,還有在草地上閑散游走的喜鵲,走過一排不高的建筑,一個通體玻璃的高樓展現在記者面前,透過玻璃你可以看到各色轎車被懸在空中,大紅的、艷藍的、翠綠的,法國人對美的追求無所不在!
走進車間,除了一輛輛如同精靈般的雪鐵龍C3、C2系列轎車,生產線和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沒有什么太大區別,但是總裝車間墻上的巨幅凱旋門和長城壁畫,卻無聲地告訴著人們雪鐵龍與中國深遠的淵源。雪鐵龍公關部人士介紹說,這幅畫是為了紀念1999年雪鐵龍車隊奪得巴黎——北京——莫斯科拉力賽冠軍。
最漂亮的當然是焊裝車間,這里全部是機械焊裝手操作,有的加工中心的一個平臺,同時有十幾個機械手,按著不同的次序對不同的部位進行焊裝操作,上下、左右、前后不停在飛舞的機械手猶如千手觀音在舞蹈。當我把這個感想告訴陪同參觀的工程師時,這位工程師對記者這樣形容它們:“它們是技藝高超的迪斯科舞蹈家!”
在這里,雪鐵龍讓記者參觀了他們引以為自豪的“汽車博物館”,館長拿出幾十年前雪鐵龍產品出廠的登記冊,發黃的紙頁,陳舊卻清晰的鋼筆字,訴說著雪鐵龍的歷史。他告訴記者:“在這里,珍藏著雪鐵龍所有汽車出廠的記錄。當然,現在我們產品的出廠記錄早就被計算機取代了。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越來越懶惰了!”老館長優雅地笑著,充滿著自豪。
在博物館里,記者看到了雪鐵龍賴以起家的“人字型”齒輪。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幾百輛頗具規模的、雪鐵龍各個時期的產品,從銹蝕斑駁的第一輛雪鐵龍轎車,到豪華、漂亮的老爺車,以及剽悍、動感十足的賽車,這里珍藏的轎車謀殺了足足上百張照片,真是過癮!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