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現豪車理想 輝騰必須邁過一道坎原創
二、宣傳力度和宣傳方式的選擇
簡單的講,就是同一塊石頭扔進水里,你要看到蜻蜓點水的效果,還是水花四濺的效果。大眾汽車有的是錢,一年往各個媒體上砸個幾千萬的根本就是輕而易舉。關鍵是得砸得出效果。輝騰雖然被定為高端豪華車,卻也不代表受眾群就是那么些金領和老板們,當然也包括大眾進口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沙德先生說的年輕的潛在消費者。而在互動逐漸成為“主旋律”的今天,單純的廣告投放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個性化的消費者的需求,有選擇地劃定受眾群,并且讓他們品嘗一道“免費的大餐”,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定制版輝騰是大眾區別于其他豪華品牌的最大“王牌”
三、大眾集團必須從整體上對在中國的宣傳方式進行協調和統一。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上海大眾朗逸在上市之前,被定義為“小輝騰”,那么請問,這是在拔高朗逸的品牌價值,還是在降低輝騰的品牌價值?既然“小輝騰”可以以不超過15萬元的價格售出,那么大眾怎么能讓消費者接受一個超過80萬的真正的輝騰?當然,對于龐大的大眾汽車,細化和統一旗下各個獨立營收的企業的宣傳內容,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在一些關系到自己產品的品牌形象、品牌價值等方面的宣傳時,最好還是采取更為嚴格的管理比較好。最起碼,豐田汽車就從來不會、也不允許讓自己的凱美瑞,和雷克薩斯的ES扯上關系。
其次,規范和完善自己的銷售渠道。
奔馳、寶馬、奧迪和雷克薩斯這幾個我們熟悉的豪華品牌,其銷售渠道相對簡單,其中德國的三個品牌的渠道,同時也出售著他們國產化的產品。而大眾則復雜得多。在中國國內,不僅有自成一體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進口大眾三條獨立的銷售渠道,還有眾多獨立的綜合性進口車經銷商。這樣的經營方式,一方面很容易把消費者搞暈——特別是很多連捷達屬于哪個大眾都分不清的消費者,要讓他們準確地把產品和渠道對應起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多渠道的經營,顯然會在網點的規范化管理上出現偏差,不要說那些什么車都賣的車商,就是最正規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4S店,還時常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對象。那么對于頂級產品的輝騰,如果就靠著這樣一堆沒有嚴格規范的網絡出售,不毀了才怪。
所以,大眾要想好好地賣好自己的輝騰(也包括其他大眾的進口車型),一來需要加快建設一套屬于進口大眾的銷售網絡,二來需要對這套網絡及其他有能力銷售進口大眾車型的經銷商采取更高規格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流程,讓“尊貴的上帝”們享受到真正的不同于一般大眾4S店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