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眾)總公司位于上海西北郊安亭國際汽車城,占地面積 3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之一,年生產能力50萬輛。新成立的上海大眾南京分公司為其第四個生產工廠,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面積63萬5千平方米,規劃年產能6萬輛。基于大眾、斯柯達兩大品牌,上海大眾目前擁有桑塔納、Santana Vista志俊,帕薩特,波羅,途安新一代,LAVIDA朗逸和Octavia明銳六大系列產品。
成長的上海大眾
上海大眾成立于1985年3月,是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之一。中德雙方投資比例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德國大眾汽車集團40%、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0%。合營合同期限為45年,即至2030年。
上海大眾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汽車工業“閉門造車”低水平徘徊的歷史,開辟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二十多年來,上海大眾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創下了我國轎車工業發展的新模式。經過合資各方多次追加投資,注冊資本已從1985年的1.6億元達到目前的106億元人民幣。
上海大眾的成功大大推進了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在擴大自身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還開展了振興中國轎車零部件工業的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工作,這一跨地區、跨行業的宏大系統工程,帶動了一大批配套工業的技術進步,為形成符合國際水準的零部件生產打下扎實的基礎。目前為上海大眾配套的400多家零部件企業,已經廣泛地被其他汽車生產企業選作供應商,有的還被列入國際采購的行列。
在一個跨國界、跨文化、跨時代、跨技術的大背景下,上海大眾中外雙方精誠合作,開拓前進,被稱為“中德兩國成功合作的典范”。公司曾連續八年榮獲中國十佳合資企業稱號,八度蟬聯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榜首,并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上海大眾創造了中國轎車工業的多項第一。
截至2008年1月,上海大眾已累計產銷量超過400萬輛,是國內保有量最大的轎車企業。
雄厚的開發能力
上海大眾堅持走引進吸收與自主開發并重的技術道路。在2005年度上海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中,上海大眾技術中心位列行業第一。
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的國產化階段,以及聯合開發階段之后,上海大眾進入了加大自主開發能力的建設階段。通過TTA培訓和項目合作,上海大眾建立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產品開發隊伍。同時,公司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立了規模龐大、設施先進的技術中心,可滿足轎車開發中造型、零件設計、分析模擬、試制、試驗等各種需要。電磁相容性試驗室、氣候模擬試驗室、汽車聲學試驗室、臺車碰撞試驗系統、發動機耐久試驗臺等試驗設備,尤其是集各種特殊試驗路面于一體、國內惟一的轎車專用試車場,為新車型的開發、試驗、鑒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從市場調研、產品規劃、造型、總布置、模擬計算、結構設計到產品試制、試驗全過程的開發流程;形成了包括車身自主開發,發動機、底盤、電子電器匹配開發在內的整車自主開發能力。
2004年,由上海大眾首款自主開發的產品桑塔納3000型成功上市,2008年更新一代的Santana Vista志俊推向市場,途安新一代也成功推出。2005年,融合更多中國消費者需求元素的PASSAT領馭,上市后持續熱銷并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年度汽車技術創新獎。2006年,與德國大眾同步開發的Polo勁情、勁取,全面展示了上海大眾從造型到動力系統開發的整體實力,被《財富》雜志譽為中國年度“最佳創新設計獎”。概念車NEEZA,將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世界最新潮流的汽車設計語言完美結合,顯示了對未來市場的把握。
2007年7月18日,大眾汽車公司與上海大眾簽署了一項合作開發新一代中高級轎車的聯合聲明,雙方將重點為北美和中國市場,合作開發一款基于德國大眾新一代B級平臺、面向全球市場的全新技術先進轎車。上海大眾汽車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正逐步納入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開發體系。
2008年,上海大眾精心打造的全新A級車LAVIDA朗逸于北京車展全球首發。這是上海大眾第一款全新自主設計和開發的轎車,也是德國大眾全球產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LAVIDA朗逸的研發過程中,上海大眾設計團隊采用德國大眾全球統一的國際設計標準,在保證德國優秀設計品質的同時又融入了更多中國市場審美需求,實現了大眾全球設計戰略與中國市場獨特需求的完美結合。2008年6月,LAVIDA朗逸精彩上市,以超越同級車的綜合競爭優勢成為A級車市新標桿。
先進的工藝設備
經過多次重大的技術改造工程,上海大眾目前形成了五大生產區域(上海安亭汽車一、二、三廠,發動機廠以及南京汽車四廠)和一個技術開發中心的布局。
上海大眾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工藝。
先進的全自動化沖壓生產線、目前國內僅有的兩臺2000T全封閉快速成型多工位壓機、大量采用的機械手,確保沖壓件的制作精度;
大量的焊接機器人、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大大提高了車身結構的鋼性強度和表面的光潔度;
雙面鍍鋅鋼板、先進的空腔注蠟工藝,結合先進的轎車涂裝工藝和自動噴涂設備,保證車身多年防腐;
精密的水珩磨工藝、自動化的生產線和裝配線冷測試技術,保證了發動機的優良性能;
模塊化生產方式的總裝線、先進的激光在線檢測設備,確保轎車制造質量穩定可靠。
上海大眾始終密切關注和跟蹤國際汽車界的發展動態,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保持車型、工藝技術和加工、檢測設備的先進性。
嚴謹的質量管理
質量是上海大眾的生命。根植于心的質量意識和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上海大眾贏得了消費者長期的信任。
作為中德合資企業,上海大眾繼承了德國大眾對產品質量的嚴謹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精湛的制造工藝技術從一開始就融入企業的血液之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評估體系,從生產規劃、工藝裝備的確定到設備的維護保養,從原材料進庫到成品出廠,每一道都處于縝密的監控之下。質量控制中心擁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綜合匹配測量室,檢測手段已實現了現代化和數字化;質保實驗室擁有包括金屬、非金屬、電器等多方面的世界先進實驗設備。
1995年,上海大眾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又相繼通過了VDA6.1(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質量體系)和ISO9001(2000版)體系審核。2003年,上海大眾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上海市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上海大眾將“上海市質量金獎”收入囊中。憑借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顯著績效,上海大眾于2001年成為中國汽車行業首家也是惟一一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并在2007年順利通過該獎項的再次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