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汽車工業史上,蓮花品牌與眾不同。它是英國杰出的工程師柯林·查普曼個人奮斗與智慧的結晶。無論是批量生產的跑車還是賽車,他都親自參與設計與研制,傾注了畢生心血。
汽車史上的杰出人物查普曼組建了一支驍勇的車隊,在F1賽場屢建奇功。他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設計的蓮花Seven及許多小跑車至今令人懷念。查普曼確是汽車史上不朽的人物。
獨行俠打天下
蓮花品牌是英國紳士柯林·查普曼的杰作。查普曼是典型的英國紳士,小胡須總是修剪得整整齊齊。這樣的紳士,電影里描述過不少,在當今的英國卻不多見了。戰后數十年間,這位英國工程師的名字對世界汽車運動影響巨大。他統領下的蓮花車隊自1958年以來先后7次在F1車賽中奪冠,并創出了多種名垂青史的優秀車型。查普曼從零開始,在汽車運動的狂熱驅使下,親手制造自己所心儀的賽車,進而在汽車制造與競賽兩方面都創造了輝煌業績。這可算世界汽車史上最美的一段佳話。
事情起自1947年。作為醉心于汽車比賽的青年學子、年方十九尚在倫敦大學攻讀工程技術的柯林·查普曼自己動手改裝了一輛簡陋的奧斯汀Seven賽車。這與其說是一輛賽車,倒不如說是一輛特技用車。英國因戰后一度時興在泥濘的林間角逐業余賽車運動。查普曼的自造賽車一舉奪魁,以致他以出售零部件的方式銷售了多輛。設計成功了,當然要給它起個名字。查普曼突發奇想,就叫它“蓮花”。至于為什么叫蓮花,查普曼始終不肯透露個中底細。
年輕的查普曼業余時間略施小計所成就的蓮花賽車從此決定了他的一生。他把業余時間和漫漫長夜都用來潛心設計自己心儀的車,并注冊了蓮花品牌,自成一體。其中MkIII和MkIV雖動力有限,但外形設計非常符合車賽的要求,因而成績斐然。少年得志的查普曼于1952年1月1日成立了蓮花工程公司,開始制造該品牌汽車,并逐漸形成產業化生產。蓮花品牌起步時沒有能力設計和生產自己的發動機,因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車身設計上,且抱定一個原則,即盡可能減輕車身重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的動力。也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1952年問世的MkVI采用了蜂窩結構管狀車架。這項技術用于飛機制造已相當普遍,但用于汽車卻是首次。這輛賽車采用的福特牌發動機僅有可憐的40馬力(29千瓦),剎車裝置是古老的拉線式,變速箱也僅有3個速比。但由于其車身僅重400千克,抓地性奇佳,因此在車賽中把許多大功率的對手甩到了后面。
[1][2]
[下一頁]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