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qcss/10305/pic/030516k2007micbiao.jpg) 曾消失的咪表停車將再度走進人們的視線。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最大的路側停車管理公司——北京公聯順達智能停車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底,北京市將大規模投放和使用咪表,逐步取代人工收費管理,6月份將完成2000個咪表的使用,首批咪表將在海淀區阜成路安裝、建立,并試運行自動化管理體系。
咪表——自動停車計時收費系統, 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泊車管理方式之一。利用電子技術手段,實施計時收費,有效利用空間與車主時間并提高了泊位周轉率,從而緩解車位不足的矛盾,同時,還能杜絕亂收費的現象。
看到咪表的智能化停車管理優勢后,國內一些城市先后引入了咪表停車。廣州市試運行了2100個咪表車位,規模居全國之首,海口市咪表使用也達到622個,天津咪表數量為600個,而北京咪表數量才200個,而且幾乎沒有真正地投入使用,許多咪表成為擺設,北京停車還在沿用人工收費的落后管理方法,這與首都的城市地位極不相稱。
對此,公聯順達負責人介紹,造成這一現象主要原因是路側停車人工收費困難,少交費、不交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公司已發生過多起司機拒不交費、動手打人的事件,這與市民的依法繳費意識淡薄不無關系,但也說明停車管理的法律亟須完善,以明確區分停車費、占道費、看管費的責任問題,此外,對執法和相關票據也應納入規范管理。
據統計,北京地區現有機動車200萬輛,但停車位不足60萬,“停車難”、“難停車”的現象非常突出,而利用路側地面停車,引入現代科技管理,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