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貸鏈上三者系統
化解風險缺一不可
基于汽車信貸風險是系統性的,保險業內人士強調,銀行、保險公司、經銷商等汽車信貸鏈上的任何一家,靠單打獨斗都難以化解其中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謝平指出,與國外標準的“信用評估+車輛產權抵押”的管理模式相比,目前國內基本不做信用評估或信用評估流于形式,尤其是各銀行之間沒有一個互通的個人信用體系,造成消費者可以分別在不同的銀行貸款而無法查詢。
不久后有望出臺新的“汽車消費信貸管理辦法”,對保險公司可謂有利有弊。據介紹,新辦法將修訂有關條款,以解決汽車信貸鏈上各參與主體風險承擔利益不均的問題,改變經銷商和銀行基本不承擔風險而讓保險公司獨擋的模式;并規定,貸款人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借款人辦理汽車貸款相關保險的條款,不啻又是對保險公司的當頭一棒。
即便如此,對于不想失去車貸險市場的保險公司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強制措施的可能取消,對保險公司提高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有人退出騰出更多的市場份額,是進一步占領市場的有利時機。或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些實力強大的保險公司目前還在繼續其車貸險業務。
蘇州市保險公會的周秘書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出這項決定實在是迫不得已。據介紹,隨著蘇州市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保險公司的車貸險業務水漲船高,但惡意拖欠的人也越來越多,在現階段,追繳的手段不是很多,保險公司實在是不堪忍受。保險界對銀行方面也是充滿怨言,周秘書長認為,銀行方面不能將風險全部轉嫁到保險公司的頭上,應該加強對用戶信譽度的調查。對于車貸險何時恢復,保險界尚沒有明確的說法出來。
[上一頁] [1][2][3]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