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13郎飚車被拘
事件回放:
今年年初,“二環13郎”一詞在媒體和玩車一族中廣為流傳,所謂的二環13就是指開車在全長32.7公里的北京二環路上兜一圈兒只用13分鐘。這意味著在限速80公里/小時的二環路上,二環13郎的平均時速達到150公里/小時。
“二環13郎”陳震今年23歲,今年年初他在網上創建了一個名為“二環”的論壇,論壇上“我們是可以創造北京公路最速傳說的人”極具煽動性的標語吸引了眾多賽車愛好者前來挑戰。“每次我都參與應戰,基本上每次都是我贏。”陳震坦承自己最快的一次跑完二環只用了12分11秒,“二環13郎”的稱號由此而得。
2月10日,陳震與張瑨約好晚上9點40分從德勝門往東的第一個過街天橋出發,繞二環一圈,輸者給贏者加一箱油。當晚9時47分,北京市交管局122報警臺接到車主報警稱有人在二環路上飆車,隨后交警在監控屏幕上看到了驚險的畫面:一輛銀灰色高爾和一輛白色威姿在二環的車流里狂奔,瘋狂并線。交警隨即趕到西二環沿路的復興門橋、阜成門橋、西直門橋南以及西直門橋北四個地點設置攔截卡,最終在西直門橋北轉彎處將陳震和張瑨截停。事后,陳震和張瑨均被罰款500元,拘留7天。二環13的謎案最終告破。
新汽車消費稅
事件回放:
4月1日,新的消費稅調整辦法開始實施。除1.0L-1.5L排量稅率小降2%以外,2.0L以上排量的車型稅率普遍提高,其中升幅最大的4.0L(含)以上排量的轎車,稅率從8%增加到20%。
新消費稅的出臺初衷是“揚小抑大”,然而,新消費稅實施以來,對小排量汽車的消費促進并不十分顯著,而大排量車和越野車在被迫漲價后,雖然一度出現銷量下降情況,但很快便迅速回暖。因此,新消費稅也被外界質疑為:小排量稅率降得不夠,大排量稅率漲得太少,無法真正達到“揚小抑大”的目標。
油價只跟漲不跟跌
事件回放:
2006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上調4次。油價一漲再漲令車主談油色變,“想買大排量的買了小排量,想買小排量的買了自行車”。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油價上調的解釋是:國際油價上漲給國內石油企業帶來很大壓力,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倒掛,國內煉油行業虧損,需要國內油價的上漲來消化國際油價上漲的壓力。但是其后一段時間,國際油價一降再降,若按照之前解釋,國內油價理應下調。對于只跟漲不跟跌,國內石油企業稱是中國目前的汽油價格仍然低于國際市場水平,以及國際油價并不穩定,我國處于慎重的觀察階段,因此我國油價不會輕易下調。
最新的消息是,發改委已聯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及各地能源部門閉門探討“定價機制”。不少與會代表傾向于掛鉤紐約、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地,以原油價格為基準的“實時定價法則”。“實時定價法則”如能實施,國內油價有望隔日一變,隨國際油價一同漲跌。
“限小”解禁
事件回放:
年初,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的“今年3月底前解除對小排量車的交通限制”公告著實讓消費者興奮了一把。早在1996年國務院辦公廳開始禁止“限小”,歷經4次發文要求“解限”,直到今年終于變成現實。
2月,上海市率先取消了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3月,北京市也正式向社會宣布取消“限小”的政策;4月,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在廣州正式解禁。
“限小”解禁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引導節能消費,更重要的是凸顯出道路面前人人平等,不管開的是奔馳奧迪這樣的豪華車,還是QQ奧拓這樣的經濟小車,都享有同等的上路權力。
羅孚商標收購爭奪戰
事件回放:
從2005年起,“羅孚”二字便成為中國汽車業界的熱門詞匯。先是上汽花6700萬英鎊買到代表ROVER核心知識產權的ROVER 25型、75型轎車以及K系列汽油機和L系列柴油機技術;后有南汽集團以5300萬英鎊收購MG-ROVER資產,其中包括PTL動力總成公司,以及MG-ROVER的75、25、45、TF系列生產裝備線以及全系列發動機生產設備。一場瓜分大戰鬧得沸沸揚揚。
收購MG-ROVER之后,南汽集團本應完全獲得MG商標的使用權,然而,今年年初,荷蘭一家名為MG Rover Nederland的公司突然跳到臺前,聲稱其擁有在歐洲15國的MG商標使用權,這意味著南汽不能在該15國銷售MG產品。與此同時人們又發現,獲得ROVER核心知識產權的上汽集團,也沒有得到ROVER商標的使用權,ROVER商標依然掌握在寶馬集團手中。9月份,正當上汽準備從寶馬手中收購ROVER商標之時,福特集團從斜刺里殺出,宣布行使對ROVER商標的“優先購買權”,搶在上汽之前奪得ROVER商標的使用權。
失去ROVER商標使用權的上汽迅速做出反應,在10月份宣布啟動自主品牌“榮威(Roewe)”。11月份,基于羅孚75的上汽榮威750系列車型,在北京車展上閃亮登場。
凱美瑞上市
之所以把凱美瑞上市列入十大事件,并不僅僅因為它是一款重量級的新車,更重要的是凱美瑞上市對中國汽車市場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5月底,廣豐凱美瑞選擇在車市淡季中上市,成為了壓垮國產車價的“最后一根稻草”。凱美瑞上市后,一汽馬自達6與北京現代NF御翔先后宣布官方降價,同級別的其他品牌如廣本雅閣、別克君威、帕薩特領馭、福特蒙迪歐等也被迫加大讓利幅度,市場售價連創新低。B級轎車價格崩塌的同時,下方的A級家用轎車同樣風聲鶴唳,海馬福美來與北京現代伊蘭特官方降價,其他品牌車型紛紛暗降,除了華晨駿捷之外,所有在售的A級轎車都被卷入了這場價格戰當中,無一幸免。
凱美瑞所引發連鎖降價效應,遠遠超越了2003年的廣本新雅閣上市。而消費者更關心的是,在凱美瑞之后,會有哪一款新的重量級車型出現,能再度打破車價體系的平衡,引起新一輪的降價風潮。
雙碰標準與C-NCAP成立
事件回放:
今年,與關鍵詞“碰撞”有關的事件很多,主要有3類,雙碰標準實施、C-NCAP與NCAP CHINA出臺、各廠家紛紛上演碰撞。
①7月1日,全國統一執行“汽車側面碰撞”及“乘用車后碰撞”標準,不達標的新車將不能予以申報審批。在產車型也必須在2009年1月18日之前達到標準。同國際接軌的“雙碰”標準增強了車主的安全保障。
②流行于歐美的NCAP碰撞測試,是一套客觀評價新車安全標準的評價體系,我國一直是空白。今年啟動中國NCAP的機構有三: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推出C-NCAP,首批6款車型(騏達、標致307、雅紳特、雨燕、君越、領馭)的碰撞結果已公布;清華大學與北京大陸汽車俱樂部推出了NCAP CHINA;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也涉足中國NCAP。
③豐田銳志、一汽奔騰、廣州本田、長城哈弗、天汽威志等等,今年主動進行高于我國法規要求難度的碰撞實驗的廠家不在少數。
隨著車主對汽車安全性的重視,“碰撞”也成為受關注的關鍵詞。目前,位于天津的C-NCAP正以每周一款的頻率,對國產車型進行碰撞測試。
進口車稅調至底線
事件回放:
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繼今年1月1日從30%下降為28%后,7月1日,我國進一步降低汽車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稅率:小轎車、越野車、小客車整車的進口稅率由28%降至25%,車身、底盤、中低排量汽油發動機等汽車零部件的進口稅率由13.8%至16.4%降至10%。至此,我國加入WTO的汽車及其零部件降稅承諾已經履行完畢。
今年5月以來,消費稅、油價飚升等政策將大排量的豪華進口車市打入了最寒冷的冰窟。進口車稅調至底線后,大眾、寶馬、奔馳等進行了價格下調。25%的稅率底線的觸及,標志著入世以來長達5年的汽車關稅下調期終于結束,進口車與國產車之間的價格關系將趨于穩定,同時也標志著國產車一直以來所受到的關稅保護已經跌至最低點。
事件回放:
每年于北京、上海輪流舉辦的國際車展是國內最高水準并且在國際汽車工業界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汽車展會。2006年第九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Auto China 2006)于2006年11月19日同時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和全國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
本屆北京車展首次被國外的汽車集團列為國際A級車展,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家中外企業參展,展出各種車輛556輛,數量創歷屆之最。跨國汽車巨頭還在車展上發布6輛全球首發車。
本屆北京車展共吸引觀眾65.8萬人次,其中境外觀眾3.2萬名,共有6376名中外記者對車展進行采訪報道,其中海外記者達到創紀錄的1135人。僅參展商的租金和65.8萬名觀眾的門票兩項,就讓主辦方進賬2億余元。
交強險出臺
事件回放:
今年7月1日《機動車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草案)》開始實施,全國所有的機動車都必須投保“交強險”,否則將被扣車或和罰款。
其中,6座(不含)以下的家庭用車,費率為1 050元,保額為6萬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5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8 000元和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 000元)。此外,當被保險人在事故中無責任時,保險公司也要賠償,只不過,賠償限額只為上述限額的20%。
交強險實施后,配套的商業三者險隨之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