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borderleft.gif) |
|
外國汽車美國市場本土化
|
出處:pcauto
責任編輯:bear
|
[02-9-12 10:50]
|
作者:Vission
|
![](/news/yjpl/10209/pic/20020912_yjpl_1.jpg)
今年7月份,當豐田公司在它的田納西州組裝廠生產出一輛新紅色的Camry的時候,它為日本公司在美國市場開創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形成了一種美國本土化的生產趨勢。這是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內的北美基地上生產出來的第1000萬輛豐田汽車,這也強調了外國汽車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增長百分比。
自從日本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公司在美國投產以來,已經有了16個年頭。而24年前大眾公司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的工廠里生產的汽車成為了在這塊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的第一個外國品牌。在那時,美國的三大汽車制造商-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就感覺到了它們的美國市場份額將受到沖擊。外國的汽車制造商在北美市場投入數十億美元,雇傭上萬名美國工人,使得它們在美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穩步增加。打個比方說,去年豐田公司在北美生產的汽車超過50萬輛,這當中有百分之六十九的汽車是賣到美國。而本田則占有了外國名牌產品的百分之七十六。
豐田公司在位于開曼群島的喬治敦的北美總部的副總裁吉姆·懷斯曼先生說:“當他們聽到toyota這個詞,就聯想到是在日本生產的,這樣會讓人們感到很驚訝。”
今年七月份,通用的Saturn同意在一年內從本田公司購進5萬臺發動機。但是這樣沒有讓Saturn Vue在國外的占有量增加,而是更多的賣在美國本土。因為這次本田公司打算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建造一個發動機廠,而以前Saturn的發動機來自英國。到2001年在北美已經生產了1000萬輛汽車的本田公司說到,它在北美的投資已經超過了70億美元。
國際汽車企業協會這個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地大汽車廠商的商業組織估計,它的成員在美國總共投入了250億美元來建造廠房和購置設備,雇傭的工人超過7萬名,花260億美元來購買零件。這種趨勢不僅僅出現在美國。例如,明年豐田公司打算在中東賣出4萬輛在澳大利亞生產的Camry。但是隨著過去兩年每年以1700萬輛的數額增長,北美仍然是各大汽車制造商重點關注的對象。
一位在IRN公司的汽車分析家,同時也是Grand Rapids, Mich公司的顧問邁克·沃爾先生說:“不僅僅是一些老牌的汽車制造商,很多汽車公司在北美都做了大量的投資。”他還說到,本田和Saturn在發動機上的合作也闡明了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趨勢。那就是當日本的汽車制造商在北美組裝汽車的時候,很多與制造商有密切聯系的零部件廠商的產品也輸送進來,國內的零部件產品就不顯得像以前那么重要。但是日產、本田、豐田在發動機方面有很重要的運作,他們還是呈現出增長的趨勢。
有些人認為,外國汽車制造商在北美的運作幾乎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今年六月,日產公司說,它將花5億美元來擴建它的Canton,Miss工廠100萬平方英尺,使年產量增加15萬輛,這次擴建估計每年的生產能力達到40萬輛。去年11月份,本田公司為了讓奧得賽小型貨車滿足市場的需要,提前在它的Lincoln、Ala工廠投入生產。而在今年7月,本田公司宣布投入4.25億美元,以在2004年達到每年生產30萬輛汽車的能力。同時它也把它在俄亥俄州的發動機廠的生產能力擴大到接近1200萬臺每年。今年4月,現代公司也擴建了它的Montgomery、Ala組裝廠,這對于韓國汽車商來說還是首次。它期望達到30萬輛每年的生產能力,同時雇傭了2000名員工。去年,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在它的Tuscaloosa、Ala工廠生成了大約8萬輛M級SUV,其中有3萬5千輛用來出口。
豐田公司在北美的首席執行官Toshiaki Taguchi最近向《汽車新聞》透露,今后十年,我希望北美成為把我們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其它地方去的重要基地,我們有能力使我們的年產量達到1100萬輛,其中大部分用來滿足美國市場。今年7月,豐田公司和通用公司各出百分之五十的資金,在加利福尼亞州新建了一個汽車廠,用于生產Pontias Vibe和Toyota Matrix,并銷往日本。
[1]
|
|
![](000000.gi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