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曾被認為“大局已定”的中國汽車正面臨著新一輪“內引外聯”的浪潮!近來,盛傳的豐田進軍廣汽、本田攜手東風等消息就說明了中國汽車的格局還有很多變化的空間。
以前業內認為中國汽車大局已定主要是基于兩點:一是國際汽車巨頭大多已在中國投資建廠;二是以三大集團為首的國內汽車企業都已在海外找到有力的合作伙伴,且生產的新車型品種和產量正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
特別是國內大型汽車集團,大多已“進化”為專職投資、引資的“控股公司”,并在多年的合資過程中明白了制衡的道理,學會了“一手托兩家”。如北汽用現代項目促進了與戴克的合作;東風利用日產讓法國PSA又增資了10億元;而上汽的胡茂元也因有通用這張牌而敢于和大眾在談判中拍桌子……而這些就被我們誤以為國內汽車集團能夠制衡外資的在華策略了,中國汽車的格局也能夠大體確定下來了!
但是,最近豐田、本田等公司的動作卻表明這些跨國公司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么容易滿足,在其明確了要在中國大發展的策略后,也就知道了“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
因此豐田與廣汽的親密接觸,感觸最大的可能就是一汽。因為對一汽來說,豐田原本是用來制衡另一個合作伙伴———德國大眾的,但豈料自己反成了豐田與廣汽談判的籌碼。
對于未來的中國汽車,在中國人眼里是豐田制衡了大眾,本田又平衡了豐田,而日產又約束了本田……但在外國人心中,則是廣汽制衡了一汽,一汽又制衡了上汽……這些錯綜復雜的制衡關系以及合資企業內50比50的平等地位,決定了中國汽車在今后幾年里都要在吵吵鬧鬧中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
而在制衡的背后是外資對中國汽車的勃勃野心,一些實力較弱的中方合作伙伴可能會被大集團所替代,就像天津豐田和四川豐田都被一汽豐田所代替一樣。(北京青年報)
[1]
![](/images/art_but.gif)
![](/images/b12-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