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事每每風云變幻,給人變幻莫測之感。然而凡事都有因有果。為此,PCauto有意對每周發生重大新聞事件作出梳理,使各位網友對車事動態更加了如指掌。
本周焦點:
本周第一件大事當屬北京車展落幕。9天時間,10輛全球首發車型,百余輛國內首發車型、600輛參展車輛加上60余萬人次的觀眾參訪量,都在11月27日這天成為過去。自主品牌在本屆車展的集體爆發和天價豪車被瘋狂搶購是本屆車展上最令人矚目的事件。
由于全球的9大汽車生產巨頭都把北京車展定位為全球A級車展,國內車企也對北京車展重視有加,北京車展比肩全球頂級車展的實力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黃牛炒票、車位擁擠、觀眾秩序混亂等現象的存在也使得本屆北京車展飽受詬病,車展中甚至出現了吉利租不到展館,跑到北京6環外另開分展館的尷尬現象。明年4月份上海車展即將到來,希望上海車展能從北京車展的得與失中得到借鑒。
如果說北京車展自主品牌的集體爆發讓國人看到了民族品牌的巨大實力,那么本周華晨中華15.8萬輛中華轎車出口德國則表明,自主品牌的已經開始大規模釋放。
華晨中華此次出口到德國的轎車在德國的定價約為19,000歐元到20,000歐元之間,大約相當于人民幣19萬元到20萬元之間,與中華尊馳2.4豪華版的售價持平,但是大大高于售價為10萬元級的其他型號。中華轎車在德國的售價仍比同類車型低20%左右。
據稱,中華轎車已經通過了德國的安全、排放標準,但值得注意的是,該車的NCAP側面碰撞成績只有2星級,行跡偏低。如果中華要在德國成功并取得更大發展,至少在車型上面中華還有很長路要走。另據其他媒體報道,華晨駿捷車型也有可能出口到德國。
15.8萬輛的大單在4年前簡直不敢想象。因為2003年全國全年的整車出口量也只有4.3萬量,而今年全年的汽車出口量預計將達30萬輛。顯然,中國車走向世界的步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
本周要聞回顧:
本周一 | |
本周二 | |
本周三 | |
本周四 | |
本周五 | |
本周精彩評論 |
本周精彩言論:
“今早又看到海馬的“沙塵暴”試驗車,渾身貼滿黑條,非常像馬3。祝海馬走好。”
這是網友“fml”在閱讀《改掛海馬標記 海馬中止與馬自達品牌合作》后的留言。小編看了這條留言有點好奇,雖然一直有消息說海馬加緊研制自主車型,但是一直沒有更多細節。小編第一次聽說“沙塵暴”這個名字(感覺有些怪),如果哪位網友有更多可靠細節或者諜照可以到我們的《諜照追緝令》發帖,別忘了,如果采用的話,最高獎金有1000元!
“國外買多少錢?2000美元還是多少?”
這是網友“國檢”在評論《奇瑞海外銷售網絡圖曝光 4個月出口連超5千輛》時的留言。實際上,奇瑞的東方之子、QQ等車型在國外的價格都要比國內售價高出不少,比如QQ在新加坡的售價是國內的三倍到四倍。另外,據說要出口美國的吉利金剛在美的預計售價8350美元左右,基本與國內持平。再比如華晨中華此次出口到德國的車,售價在19000歐元到20000歐元左右,大約相當人民幣19萬到20萬元之間。
新車新聞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