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信中心全新推出“汽車動態”短信訂閱,第一時間看最熱、最激、最精彩的資訊!還猶豫什么?快快加入訂閱吧! 7月3日,日本
豐田正與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密切接觸一事被披露后,記者隨即采訪了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和
豐田中國事務所,雙方不約而同地表示,尚未有具體進展。
散件組裝先行合作 據
豐田廣州事務所有關負責人透露,雙方全面合作目前還遠未談到,辦廠、投資、選址等具體細節更是“八字沒一撇”。但雙方有可能先期進行散件組裝合作,將利用
廣汽集團旗下“羊城汽車廠”的一些設備和場地進行運作。他透露,這個項目其實早在兩年前已經在談,車型也不是轎車,而是一款7座的
MPV類車。目前,負責與
廣汽進行相關接觸的,并不是日本豐田總公司,而是豐田下面的一個商社,名為“豐田通商”。
他同時強調,其實豐田公司與國內
北汽集團、廣東增城
寶龍汽車公司,都有過散件組裝合作的先例。
豐田急于尋找第二伙伴 盡管豐田不肯就“與廣汽合作一事”明確表態,表現也不如廣汽熱情,但這恰恰是日本企業一貫的“謹慎”作風,只要事情不到板上釘釘,就玩“太極推手”,讓人如墜云霧。
業內人士分析,其實豐田正急于在國內尋找第二個合資伙伴。已在中國擁有近50萬輛進口車保有量的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卻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市場的遲到者”,日本媒體曾批評豐田“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形成和潛力,沒有準確的判斷,導致錯失了在中國發展的最佳時機”。
英國《金融時報》昨天特地將三家日本公司在中國的情形做了一個比較,數據顯示,預計到2005年,豐田公司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將僅為9.5萬輛。與之相比,
日產預計將生產22.5萬輛,而
本田將生產17萬輛。在日本呼風喚雨的豐田顯然不會在中國“甘于人后”。
經過多年猶豫徘徊的豐田,終于在去年下定決心,開始與中國
一汽集團合作,并推出了
威馳緊湊型轎車。同時計劃在2005年之前,與
一汽在國內生產4款豐田轎車。豐田社長還雄心勃勃地定下了“占有中國汽車市場10%”的遠期發展目標,大有后來者居上的架勢。
一山能否容下二虎 環顧中國目前的汽車工業格局,以德國
大眾、法國
標致雪鐵龍集團、美國
通用、
福特為代表的歐美軍團已遙遙領先,占盡風騷。
豐田要后來居上,從競爭已相當激烈的市場中再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豐田首要任務是站穩腳跟,拉開自己的陣勢,以便長期作戰。根據中國目前的汽車產業政策,一家外資汽車企業可在中國投資兩家汽車公司,也就是說豐田還可以尋找另一個國內汽車新伙伴。
豐田之所以盯上廣州,業內專家分析,一是由于日本車在華南地區很受歡迎,有較好的市場基礎;二是與
廣汽合作還可能獲得各種政策資源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因為
廣汽也一直渴望再有一個“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國際大型汽車公司進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豐田看到同城兄弟
本田汽車公司,在廣州已取得了極大成功,從而旁證了這塊土地非常適合日本企業的發展。
但豐田與
本田一直是競爭對手,旗下從中高檔轎車到經濟車型,在世界各個市場上都殺得難解難分。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豐田如果與廣州汽車集團合作成功,將生產國內暢銷的豐田
佳美轎車,而這款轎車將是本田
雅閣的強有力競爭者。甚至有人認為,豐田進入廣州,就是為了延續與本田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
一山能否容下二虎?
廣州本田有關負責人并沒有對此發表評論。但廣州汽車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國內主要汽車企業,大多已擁有兩個外資合作伙伴,而且運行都很成功。如上汽與
大眾、通用,東風與
標致雪鐵龍、
日產。廣汽與本田、豐田雙強的合作,不是誰損害誰,或一方吃掉另一方,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將是“雙方在良性競爭中共同快速發展”。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