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擁有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的工廠,三大美國汽車制造商想通過裁員和削減成本以提高利潤。但根據勞資協定,他們又不敢輕易關閉工廠和裁減員工,龐大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支出使得這些公司面臨的挑戰更大。而其日本競爭對手無需上述成本,因為,日本養老金計劃由日本政府資助。
正因為日本車贏得眾多美國消費者的青睞,通用汽車公司才不得不發起價格戰。據調查,美國汽車制造商一般向國內消費者提供近4000美元的折扣,是
豐田、
本田和
日產汽車的兩倍以上。
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希望在今后幾年推出的時髦新車型將幫助它們扭轉頹勢,擊敗
豐田和本田,這兩家公司傾向于設計更保守的車型。
抓住歐洲
日本汽車業在危機中顯示出強勢。它的成功秘訣是放棄傳統、具備耐心、庇蔭在國際康采恩檐下以及用自己的力量增長。其中,豐田在歐洲的表現尤為突出。
在歐洲,它擴建了在英格蘭和土耳其的工廠。他們在捷克與
標致—
雪鐵龍合作的工廠將于2005年準備就緒。豐田計劃5年內在歐洲大陸生產其歐洲市場汽車銷售量的75%。歐洲蓋爾森基興汽車研究中心負責人費迪南德·杜登赫夫這樣評價豐田的前景:“如果豐田抓住了歐洲市場,那他們的世界地位就無人能夠撼動了”。
與競爭對手
寶馬或戴姆勒—
克萊斯勒相反,日本人不依賴于巨額費用的合并或兼并。用自己的力量增長,監控,用長期穩定的眼光看待成果和成本,這便是其戰略核心。豐田對F1運動的參與便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不是尋找伙伴分擔成本,而是獨立打造自己的賽車,并獲得了顯著成就。
顯然,豐田的首要目標是提高在歐洲的地位,目前該公司只占歐洲新售車輛的4.4%。進入日本人視野的對手首先是
大眾,同時豐田也計劃利用
福特、
歐寶和
菲亞特目前的弱勢,贏取多種中小型汽車的市場及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