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大轉移,中國被認為是最佳目的地之一
全球汽車工業處于大重組,日益擴大的中國汽車市場成為跨國公司青睞的對象
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汽車工業的基礎,沒有一個完整的汽車零部件配套系統,就沒有汽車工業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一個較為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形成,中國有望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和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中心。
隨著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跨國公司全部進入中國,世界著名汽車零部件
廠商幾乎全部來華投資建廠或與國內零部件廠進行技術合作。目前全國50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資企業。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目的不僅僅為了占領中國市場,而且是把中國作為全球性生產基地,向全球各地的生產廠或零部件廠供貨。同時,國內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迅速。一批產品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規模大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逐步成長起來。中國汽車及零部件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已經大為縮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體系。
國家商務部副部長、國家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主任魏建國日前表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四“大”新形勢,一是世界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大轉移,中國被認為是最佳目的地之一;二是全球汽車工業處于大重組,日益擴大的中國汽車市場成為跨國公司青睞的對象;三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產業政策發生了大變化,汽車特別是轎車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四是隨著汽車跨國公司的大量進入和中國汽車業的兼并重組,中國正處于汽車工業發展的大關口。
業內人士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汽車零部件產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通過引進技術、不斷創新、與跨國公司合資合作、實現了國產化,為多種車型配套。不但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部分汽車及零部件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為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和技術能力,在部分零部件生產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其中有些零部件產品已經被跨國公司認可,具有較大的出口潛力,有發展成為世界生產基地的趨勢。
專家分析認為,歐
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制造企業陸續將工廠遷至海外,主要原因是降低成本和開拓市場,其中大部分將中國看作首選地。汽車零部件生產比整車生產更為明顯,因為零部件的核心技術相對整車來說更具備轉移的條件。(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