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摩托車行業正在從混亂走向有序”,重慶摩托車研究所所長向精華表示,“行業內的兩大陣營對陣已日趨明朗。”
在建設集團收購南方雅馬哈以后,日本三大摩企在中國的布局宣告基本完成:
本田、
鈴木、雅馬哈欲三分天下的意圖已暴露無遺。與此同時,國內以民營資本為主導的三大摩幫也顯露出強勁的競爭力。
近年來,日本摩托車企業的心態從畏懼中國成為加工基地轉化為通過將中國的公司作為合作伙伴來提高在成本方面的競爭力。
本田、雅馬哈、
鈴木等日本摩托車“巨人”開始與國內幾家摩托車企業重新握手。
本田目前在國內已經形成新大洲本田摩托車系,包括五羊—本田、嘉陵—本田。而日本
鈴木則依靠強大的技術和資本將三個國內摩托車上市公司歸入囊中——ST輕騎、長春長鈴和錢江摩托,2003年這3家公司的銷量已占到摩企十強總銷量的31%。今年2月鈴木又開始推動大長江和錢江摩托的重組。而建設集團收購南方雅馬哈,并與雅馬哈公司成立株洲建設雅馬哈摩托車有限公司后,雅馬哈也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重新布局。
2003年,中國摩托車市場已經達到了整車生產1400多萬輛,銷售600多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市場。而去年日本三大摩托車尚未布局完成前,日本三大摩托車集團與其中國合資合作伙伴企業就占據了摩托車行業產量前20名中的7席。毫無疑問,布局已定的日本三大摩企要想進一步加大在國內市場的拓展力度,尚未與他們串聯的國內摩托車企業將成為他們首輪殺戮的重點。
摩幫借力
“沒有自主開發能力和國外技術作為支撐的企業可能撐不了多久。”宗申集團董事長左宗申很明白,在日本三大摩托車企業布局完成后,中國摩托車企業尤其是重慶摩幫面臨的可能是生死存亡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