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黃金周紅紅火火的盛況似乎與汽車行業絕緣,而“黑色的五月”讓整個轎車行業苦惱不已。一份統計顯示,轎車產量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轎車生產增速25個月以來首次低于整個汽車業增速,另一方面銷量也遭遇了“滑鐵盧”,5月銷量比4月份大幅減少19.4%,也是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而同期的庫存卻節節攀升,開始接近去年歷史最高的13萬輛。
在庫存迅速增加,銷售連續下滑的情況下,許多廠家都于5月開始醞釀價格戰,而
上海通用5月中旬的大幅降價行動的明顯收效,無疑堅定了轎車行業降價的決心。于是,消費者持幣待購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市場更是一潭死水。五月,中國轎車行業下滑到一個更深的谷底。
庫存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5月份轎車企業明顯放緩了生產節奏。5月份全國轎車生產增速比4月份大幅回落了12.1個百分點,轎車生產增速25個月以來首次低于整個汽車的增長幅度。5月份全國生產轎車21.51萬輛,比上年同月增長30.5%,但比4月份減少2.44萬輛,降幅達到12.1%,4月份比3月份減產0.57萬輛,這已是轎車產量連續第2個月下降,轎車生產增速25個月以來首次低于整個汽車業增速。
另一方面,各大轎車企業庫存卻持續增長。5月整個轎車行業庫存高達11.3萬輛,比上月增加了1萬多輛。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轎車庫存超過8萬輛,4月份又新增庫存2.3萬輛,轎車生產企業庫存節節高攀,直逼去年歷史最高的13萬輛。
其中,
上海大眾庫存最高約為3萬輛,
一汽大眾庫存越為1.5萬輛,上海
通用庫存為1萬輛,三大巨頭庫存都超過1萬輛。而整個行業庫存積壓占到總產量的10%以上。
銷售面臨兩年半來最嚴峻的考驗 “五一”黃金周并沒有拉動轎車銷量,讓不少
廠商想利用長假猛撈一筆的計劃“打水漂”了。據統計,5月份我國轎車銷量為17.6萬輛,比4月份大幅減少19.4%,已連續第二個月下降。此前,4月份的轎車銷量已經比3月份減少了2.7%。今年1-5月份,國內
乘用車銷量為106萬輛,僅僅是全國乘用車今年排產量的1/3。相信不少企業的銷售目標都遠遠沒有達到。
有關分析認為,5月份以來轎車價格下降的力度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其中上海通用5月中旬的價格戰讓轎車價格底線的預測被擊破,這對已購車者的打擊甚大,同時又加劇了潛在購車者的觀望心態,同時信貸緊縮,整個行業產銷更為不利。自從5月以來,中國汽車的價格已經下降了3到5個百分點,所有汽車制造商的盈利狀況都受到影響。轎車生產企業正面臨兩年半以來最嚴峻的市場考驗。
上海通用銷量首超一汽大眾 數據顯示,5月份部分企業銷量較4月下滑30%以上,更多的企業較去年同期銷量一落千丈,某些企業甚至在本月銷量達到了建廠以來的最低谷。
最為明顯的是,
上海大眾5月份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約25%,前五個月銷量同比去年首次出現下滑,其中中高
級別車
帕薩特同比銳減43%。另外,
一汽大眾同樣飽受煎熬,5月銷量雖然只同比下滑10%,但5月
奧迪A4同比下滑了60%,
奧迪A4下滑了31%。
寶來下滑了40%。
與此同時,上海通用5月中旬的降價行動收到了明顯效果,5月銷量達到20302輛,超過
一汽大眾約200輛,比上海大眾少3000輛左右,從而首次躍居行業“榜眼”的位置。同樣逆流而上的還有
北京現代的
伊蘭特車型,5月銷售8622輛,比4月上升了1100輛。(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