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市場表現令人失望
業內認為,
大眾引進低成本的品牌實在是出于對目前市場的無奈。大眾首席執行官畢睿德表示,
斯柯達歐雅品牌的引入,不管是打
斯柯達的牌子,還是打大眾的牌子,都將有助于彌補
大眾POLO令人失望的銷售。
統計顯示,POLO今年以來銷量呈現持續下跌態勢:1月份因為有農歷新年假期,銷售了3291輛,2月份回升到4708輛,但3、4月份卻持續下跌至3961輛和2298輛,而整個5月份更是跌入了歷史最低點,只賣出1696輛。這樣的銷售業績顯然出乎大眾集團上下的預期。畢睿德在接受采訪時直言,“相當坦白地說,在中國推出POLO是個完全錯誤的決定。市場想要的是一部簡單的
大型車,而POLO是一部復雜型的
小型車。”
隨著市場上以
通用、
豐田和
本田為首的新競爭者加入,并在中國汽車制造業投下巨資,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POLO疲軟的市場表現進一步惡化了大眾的形勢,該款車的銷量僅達到了計劃水平的2/3。畢睿德表示,大眾集團希望在中國市場維持像去年一樣30.8%的市場份額,但不會以犧牲利潤為代價。而統計卻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大眾的市場占有率為26.4%。
新車未必能救市
對于目前中國汽車銷售增長率放緩的原因,大眾集團高層認為,主要歸咎于消費者等待降價的心理,而不是輪回到了較慢的增長周期。在這樣的邏輯下,畢睿德認為,雖然大眾將在2007年前投資53億歐元將產能擴大一倍,但不會有產能過剩的風險。
不過,引入低成本的車,來救“復雜型的小型車”這一市場策略是否能一試就靈,將留待市場驗證。業內人士表示,縱觀近年來的汽車市場,市場定位不準的車型很難在家轎市場生存,各種促銷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國車市頻繁的價格調整表明:降價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讓消費者掏腰包靠的是產品能讓消費者喜歡。新車接二連三地上市,不僅未形成新市,反倒在某種程度上引發新一輪的持幣待購現象,新車能不能救市還要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