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聯盟相關專題:《持幣聯盟對價格聯盟的較量 誰會是最終贏家?》
多數業內人士對“價格聯盟”并不看好。巢曉 攝
本報今年2月獨家披露東風雪鐵龍廣東區域價格聯盟后,本月,價格聯盟再次為各大品牌延用。8月1日,上海通用華南區域開展價格聯盟行動,而在更早的時候,上海大眾、東風雪鐵龍、北京吉普等汽車企業也開展了此項行動,更有知情人士表示當前多家品牌均在心照不宣地推行此項舉措。
價格聯盟對經銷商、消費者將帶來何種影響?淡市車局是在聯盟中“雄起”還是在聯盟中“墜落”?本報記者通過多方采訪,揭開“價格聯盟”的神秘面紗。
上海通用等打響“價格保衛戰”
8月1日,上海通用華南區開展了“價格聯盟”,轄區內所有廠家特許經銷商(4S店經營者)在價格聯盟協議書上簽上大名:必須在協議書規定的最低售價上出售汽車,否則予以重罰——發現違約出售1輛車者罰款10萬元,2輛者罰款40萬元,3輛以上按每臺30萬元的罰金進行處罰。同時,上海通用此舉也對車價作出重新調整,最低價格不同程度地低于目前廠家的指導價。
據了解,北京現代的廣州經銷商們也考慮在近期內作出一個“價格協議”。而上海大眾于上月再次重申了要“規范市場”。“哪怕多送一根針,都要重罰!”某汽車城營銷總監表示。目前存在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只有以上這幾家。一位經銷商對記者表示:“目前幾乎所有的大的家轎品牌都在有意識地協調區域價格。其實從6月開始,幾個主流品牌的汽車廠家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價格混戰確實使市場更難做。”
有市場人士預測,一旦廠家“價格聯盟”大面積生效,今后某些車型價格將保持穩定,短期內會出現集體性的小幅反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廠商稱此舉意在“挽救車市”
“價格混亂讓淡市更淡,必須挽救價格!”上海通用一位經銷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干脆利落地說明了進行價格聯盟的原因。他表示,近期車市走淡,經銷商間讓利、折扣不同導致消費者流失嚴重,加劇持幣代購,對顧客信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經銷商實力不均,經營思路不一致,以致有些企業“末路狂奔”,以低于出廠價的價格出售產品,從而嚴重擾亂市場。
而不少支持價格聯盟的經銷商都表示,價格協調僅僅是階段性的市場調控,“這對廠家、商家、消費者都是一件好事”。一位經銷商強調,只有在保證基本的行業利潤的前提下,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有效的后續服務。否則,就會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