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從貴航的堅持態度上看,貴航并不希望富士退出,他更希望富士能夠參與貴航青年轎車的項目上來,因為這樣就可以讓富士和金華青年共同改變貴州云雀目前的慘淡狀況。
云雀在中國市場的“飛行”可謂是一波八折。截至2001年,這家開工了10年的汽車生產企業累計銷量僅為1.2萬輛;2002年銷量不足2000輛;2003年銷量僅為1296輛。云雀顯然已經成為貴航的頭疼項目,貴航集團董事長周萬成在去年年初曾表示,貴航集團擁有云雀轎車國有股50%以上的股權。為了讓更多的股東介入云雀項目,將逐步引進外來資金,降低國有股權,以期從根本上轉變企業經營機制。
合作之初各方的想象都太美好了:用金華青年的資金、富士重工的技術、貴航的現有廠房、設備和品牌,重新塑造云雀。這儼然是一個理想的烏托邦,卻并不符合實際情況。
貴航的目的在于救活云雀,金華青年的目的在于與富士合作,所以富士才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轎車項目停滯
富士的退出沒有影響到金華青年上轎車的項目,但貴航卻可以。當記者向貴航黃先生詢問貴航青年轎車有限公司的建設資金是否已經到位,以及新工廠是否已經處于建設之中的問題時,黃先生答復記者說沒有,他說事情不是這樣的。但是具體情況他則沒有透露。
據了解該項目的人士稱,目前貴航青年轎車項目已經停滯,原因就出在貴航身上。
事實已經很清楚,在沒有富士參與貴航青年轎車的狀態下,金華青年怎么可能出錢來為云雀埋單?
另一方面,金華青年對其新轎車的答復是,新車型已經選定,是一款引進車型,
排量在1.6升以上,仍然瞄準的是中高級轎車市場。看來金華青年已經有了新的合作伙伴。
這才是貴航堅持的目的所在。貴航人士對于貴航青年轎車公司建設項目的回答模棱兩可,可以預見貴航可能希望新公司能夠在原有貴州云雀的基礎上投資,而并非其他,更不允許金華青年單干。
富士重工中國事務處李海濱對本報記者說,富士重工已經撤出與貴航3個合資項目中的兩個,對于有關貴航和金華青年的合作問題,他則表示說太敏感,拒絕向記者透露。
貴航還在竭力牽住富士這根稻草,而富士對貴州云雀的表現實在不滿意,同時金華青年不見兔子不撒鷹。所以他們三方還要談下去,但任何談判的最終結果都是妥協,李海濱表示過一段時間事情會有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