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汽車消費信貸和相關汽車金融服務,世界上的大型汽車公司基本都設有專屬的汽車金融公司。但在今年中國車市低迷的情況下,在政策的束縛之下,汽車金融公司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呢?
汽車金融公司艱難開業
上海市銀監局副局長陸祖成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中國本土公司從未有過經營汽車金融公司的經驗,因此短期內仍不太可能批準內資公司組建汽車金融公司,國家鼓勵這些國內企業與外資合作,逐步獲得開展汽車信貸的經驗。”
在車市低迷的情況下,汽車金融公司今年艱難開業。
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首位客戶華健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之所以選擇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公司貸款,在于手續簡便,能夠享受最佳的服務質量。”
最新數據顯示,上汽通用金融公司和
大眾汽車金融公司開業兩三個月來,簽單只不過數百筆。與國外做法相比,由于無法在利率、首付等方面自行決定,目前汽車金融公司現在只能打“時間牌”吸引客戶。
由于央行發布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將汽車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汽車信貸的標準定在同一水平上,這與銀監會規定的汽車金融公司與銀行車貸利率浮動空間相同是一致的,即“在人民銀行公布的法定利率基礎上,最高下浮10%,上浮30%”。
但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
總裁威廉姆·繆爾表示,新公司將審批一筆汽車貸款的時間的上限定為2天,而商業銀行目前通常需要10天才能完成一筆貸款的審批;同時該公司將延長營業時間,而不像對手那樣一周只營業5天,每天只營業8小時;此外,還將與制造商和
經銷商網絡一同合作推出全新的金融產品滿足顧客需求。
但作為中國汽車入世之后的新事物,汽車金融公司是中國政府實現對入世承諾所作的對外資非金融機構的開放。
大眾、
豐田等汽車金融公司都向本報表示,“我們不急于在中國實現盈利。”這種依附于汽車
廠商而生卻實現了75%以上利潤貢獻率的新興事物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復蘇充滿信心。
汽車金融公司不僅對外資開放,也將對內資開放。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張建華日前透露,將來如果中資機構符合汽車金融公司開業條件,銀監會也會考慮審批。